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_ 打造精品工程 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p >

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

1992年10月26日13: 58,019,最后一辆填石车龙口,大通峡水利枢纽大坝提前一个月成功关闭。这是珠江流域开发和管理的里程碑,标志着大同峡二期工程的正式启动。

大东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广西最大、最长的峡谷出口,控制着西江流域56.4%、西江水资源56%、梧州站洪水65%。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个重大节水供水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综合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综合效益。它是珠江流域的重点水利枢纽,为粤港澳台湾地区的水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屏障。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199个省部级单位共同建设的

塔图峡国家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启动,规划协调和初步论证已持续近60年。2009年8月,水利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按照“政府主导、财政补贴、市场运作、流域和区域共赢”的原则,共同投资设立项目法人,负责大唐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和管理该项目于2014年11月开工,总工期为9年。左岸主体工程将于2015年9月开工建设。这条河于2019年10月26日被切断。计划第一台机组将于2020年第一季度发电,该项目将于2023年完成。这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江1亿吨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大同峡工程总投资357.36亿元。主要建筑包括闸坝、电厂、船闸、灌溉取水设施和两条鱼道等。总库容34.79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5亿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在珠江流域防洪、提高西江航运等级、水资源配置、水生态管理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广西电力短缺,解决桂中干旱地区的缺水问题,促进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其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非常显著。

建设成果显著的优秀工程

广西大通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积极贯彻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监管强”。基本目标是建设优秀项目、阳光项目、清洁项目、生态项目、智能项目和标杆项目。充分发挥项目法人的主导作用,全面管理、科学组织、精心策划,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塘厦工程在国内外多项建设指标中领先船闸下闸首的人字门高47.5米,居世界首位。轴流式螺旋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是我国最大的机组。泄洪闸径向工作闸门推力负荷为71000 kN,居国内闸门和大坝工程之首。独一无二的双鱼路规划项目在中国十分罕见,满足了红水河珍稀鱼类迁徙繁殖的跨坝需求。自开工以来,共完成土石方开挖3595.5万立方米,占设计总量的86.6%。土方填筑量为1573.8万立方米,占设计总量的104.4%。混凝土浇筑550万立方米,占总设计的77.5%。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制造安装61270吨,占总设计的74%

的综合效益巨大,推动了粤港澳和大湾地区的建设。

项目建成后,对促进珠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粤港澳大海湾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防洪,结合上下游水库,可将广西梧州市的防洪标准从50年一次提高到100年一次,将珠江三角洲的防洪标准从100年一次提高到200年一次,并考虑提高西江、徐江堤防保护区的防洪标准。

航运,黔江通航吨位从目前的300吨提高到内河航运的最高水平3000吨,年平均运输量比目前增加了3倍,达到5189万吨

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16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60.55亿千瓦。

在水资源配置方面,分配枯水期西江径流,防止咸潮回流河口,确保澳门和珠江三角洲1500万人的供水安全,并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项目联合调度,向粤港澳台湾地区7000万人输送清洁水源

灌溉将解决120.6万亩耕地和138.4万人干旱缺水问题。

的蓝图已经草拟好了。大唐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者将总结经验,齐心协力,努力加快工程建设,确保工程效益尽快得到充分发挥,造福珠江流域广大人民。

数据来源:广西大东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

《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2日,第14版)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