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期徒刑_ “杀妻骗保”案被告被判无期徒刑!受害者父母:将继续上诉

天津男子张凡(化名)涉嫌在泰国“杀妻骗保”一案,12月24日在泰国普吉府法院宣判:张凡获无期徒刑。

受害者张英(化名)的父母张仁俭、汤玉娥等待了421天。对于判决结果,他们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没有判他(张凡)死刑,几年后放出来,我们会在国内继续提起诉讼,判决结果出来后,我也会积极上诉。”

无期徒刑

一趟普吉岛之旅,

妻子为何“溺水”身亡?

2018年10月27日,张英和丈夫张凡一起带着当时仅20个月大的女儿,一同去普吉岛旅游,没想到刚过两天,年仅29岁的张英竟“溺水”身亡。

尸检报告显示,张英的死亡原因是“溺水缺氧而亡”。除此之外,她的

——脖子、胸部、手臂均有伤口;

——眼膜、脖子、胸部有出血点;

——第5根肋骨折断;

——肝有淤青并且撕断,脾及肾两边有淤血……

而造成这一切的,竟是她口中“最可爱、最瘦的胖纸”,她的“好丈夫”——张凡。

之后,张凡被泰国警方控制,经审讯,他承认自己是杀害妻子的凶手。

从小就会游泳,水性还挺不错的张英,为什么会在一个小小的、深度只有1.4米左右的室内游泳池里“溺水”?她又为何伤痕累累?

无期徒刑

2018年12月13日,泰国《民族报》对“天津男子为骗保在泰国杀害妻子”的报道。(图片来源:泰国《民族报》网站截图)

丈夫曾购买大额保单

3轮9次庭审拒绝认罪

这起跨国案件牵动了中泰两国的关注。从事发至今,此案在普吉府法院先后历经3轮9次庭审。

案发前数月,张凡曾以自己和妻子张英的名义,在11家不同的保险公司购买大额保单,投保额274649元,总保险价值近3000万元,被保人显示均为“张英”,受益人均指向“张凡”。

归案后,张凡向代理律师承认,出事前伪造妻子签名,买下阳光、清华同方两份终身保险。但他表示,妻子对此事知情,并称买保险是为了孩子,系投资理财,否认了“杀妻为骗保”的指控。

2018年12月11日,天津警方对张凡涉嫌保险诈骗立案侦查。

同年12月26日,根据证人口供记录和相关证据,泰国警方以泰国刑法第289(4、5)条蓄意谋杀、残忍伤害他人致死罪状正式控告该案嫌疑犯张凡,泰国刑法289条为死刑判决。

2019年1月24日,普吉府检察院正式向普吉府法院指控犯罪嫌疑人张凡触犯泰国法律,要求判处死刑。

2019年7月5日至12日,泰国普吉府法院首次开庭审理本案。

在7月5日的庭审中,检方向法官提交了3份新证据,其中包括天津警方提供的受张凡高额打赏网红女主播的口供,该网红主播称,张凡共累计给她打赏40余万元。

无期徒刑

泰国警方与张凡(化名)模拟案发时情况。(图片来源:泰国警方提供的案件资料)

二轮庭审第6次和第7次庭审过程中,张英父母先后出庭,对张凡骗保以及天津警方提交的证据作证。庭审中,张凡对中国警方移交的证据全部予以否认,称是因遇害者家属对自己怀恨在心而伪造证据。

在8月13日的庭审中,张凡交代了“犯罪经过”,并称杀害张英系因二人发生争执,在泳池内打架造成溺水死亡,否认自己是图谋骗取保险赔偿而蓄意谋杀。

9月3日,在第9次庭审上,张凡全盘否定了包括警方口供记录、保单等证据的真实性等。

11月8日,第10次庭审,原定当庭宣判,后因案情重大被延期至12月24日。

张仁俭夫妻的泰方代理律师助理章红媛告诉记者,在法庭上,张仁俭夫妻与张凡交流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候张凡都一言不发,张仁俭曾举着女儿的相片质问张凡,是否还记得当初他对张英做出的相伴一生的承诺,但是张凡一直非常冷淡。

无期徒刑

泰国普吉府法院。(图片来源:普吉府法院官网截图)

希望给女儿一个交代

家人将积极上诉

每当谈及女儿张英,汤玉娥都会低下头、话变得不多,沉默许久后,用布满褶皱的手背,抹掉眼泪。

从案发至今,她始终未能从失去女儿的痛苦中“让自己释怀”,她说,闭上眼睛,现在仍然会看到女儿的样子,包括之前女儿离家前出门上班跟自己说的一些琐碎的日常,“像过电影一样,画面很清晰。”

对于此次判决,张仁俭和妻子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没有判他(张凡)死刑,几年后放出来,我们会在国内继续提起诉讼,判决结果出来后,我也会积极上诉。”

此外,他还打算,未来在国内追究保险公司不经审查、随意投保的相关法律责任,“如果他们审核严格,不可能会让张凡伪造签名,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密集、大额投保”,他认为,保险行业应该自查自纠。

“我希望给女儿(张英)一个交代,这是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张仁俭说。

张仁俭夫妻的泰方代理律师助理章红媛告诉记者,该案件主审法官当天宣读了对该案被告张凡的判决,判决张凡死刑,因张凡承认杀害受害人,获得减刑1/3刑期,最终判处无期徒刑。

章红媛介绍说:“尽管这个判决让受害人家属有点失望,但控辩双方仍然有上诉的权利,上诉阶段不再开庭,由控辩双方律师和检察官进行文字上诉。针对这种重大案件,中级法院也许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对一审文件和证词进行重新审核。”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羊城晚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