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标流程_ 中国铁建、中国路桥等中企竞标越南百亿公路项目,在质疑中走出去_竞标流程及注意事项

 

在中国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火热之下,其他一些国家也纷纷加大自己国内的基建力度,越南国就是其中之一。

越南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向全世界公开招标

据越南交通部悉知,当前越南全国高速路里程即将达到1500公里,目标是2020年达到2000公里,在未来还要建设达到8000公里。此前,越南交通运输部公布投资南北高速路11个项目,全长654km,途径13个省份,其中三个投资项目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其余8个项目按PPP方式进行投资建设,签署BOT合同,并面向世界各国公开招标。

竞标流程

@中国商务部

2017年《越南经济时报》报道:为加速南北高速公路建设以满足运输大动脉的迫切需要,越南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8个招标项目,以PPP模式启动投资建设,预计投资总额104.1万亿越盾(约4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16亿),其中国家投资40.4万亿越盾(约18亿美元),建设期为2017-2020年。

而截至到2019年越南交通运输部项目管理委员会已按公私合营的形式(PPP)对8个南北高速公路中的7个项目组织招标活动,并初步筛选了投资商,即梅山-45号国道(Mai Sơn - quốc lộ 45),45号国道-宜山(quốc lộ 45 - Nghi Sơn),宜山-演州(Nghi Sơn - Diễn Châu),演州-躍滩(Diễn Châu - Bãi Vọt),芽庄-甘林(Nha Trang - Cam Lâm),甘林-永好(Cam Lâm - Vĩnh Hảo),永好-潘切(Vĩnh Hảo - Phan Thiết)。目前只有潘切-油曳(Phan Thiết - Dầu Giây)项目尚未进行筛选。

竞标流程

丨@中越加

中资企业、中越联营企业纷纷竞投

根据2019年消息,越南交通部已经就南北高速开标初选承包商。截至目前,项目管理委员会已收到51份国内外投资商与联营企业竞标卷宗,其中有15家国内投资商、9家越中联营投资商、27家外国投资商,来自韩国、日本、中国、西班牙、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的外资占了一半以上,其中又以韩国和中国为多。

韩国参与竞标的有著名的韩国大宇工程建设公司、乐天工程建设公司、韩国现代工程建设公司等企业;而中资企业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中国铁建。中国铁建集团及中国铁建国际、中铁二十一局等子公司已与越南企业联合,投标了公开招标的8个路段中的7个。其他参与竞标的中资企业还有中国路桥、云南建投等。

此外,芽庄-甘林(Nha Trang - Cam Lâm)项目吸引了最多国内投资商与联营投资商,其中有越中联营,如方成公司-中国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雄胜联营公司-中国铁路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投建有限责任公司-PTE有限责任公司等。

项目管理委员会的代表透露,此次参与投标的企业或联营企业数量较多,增大了项目的竞争性,但同时这也体现了投资者对越南交通基础设施的关注。在未来的30天里,项目管理委员会将根据已经公布的标准逐一评估并进行筛选。每个高速路项目将选择最多5家投资商进入竞标环节,并按分数从高到底排列。进入初选的名单将呈报交通运输部审核,并在20日内审批。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计划,预计8月份交通部公布初选结果,10月份开始进入竞标流程,随后定标并于2020年3月公布审批结果,4月开展谈判和签订合同。

没担保也要上?中企为“走出去”

虽然就该项目,越南政府方面没有发布过任何担保承诺(如汇率担保,营收担保等),并且对于参与投资的企业也设定了一些竞标门槛,如投资商企业的注册资本,以及每个项目能够投入的资金至少相当于所参与项目总投资的20%;而外资除了现行法律规定外,还需有在第三国兴建类似项目的经历,且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诉讼和纠纷。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外企尤其是中资企业参与其中。

这是为何?

一方面,南北高速公路是一条生命线,交通流量很大。特别是在铁路和海运不能满足越南经济高速发展需求的背景下,公路运输仍然是主要选择,因此高速公路建设是国之刚需。基于这样的原因,越南政府对于投资商也给出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在征地拆迁上给予部分补助,对于项目建设企业在企业所得税、进口项目用设备进口关税、土地使用费用、财产所有权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而且,项目的资本回收能力很高,吸引力非常大。

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过程中,中国企业致力于“走出去”,代表国家在海外市场中践行基建大国的使命,以此同时证明自身企业的强大实力,为中国也为自身赢得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这一点,尤为重要!

有困难,但也有挑战

当然了,对于中国企业参与越南南北高速公路项目的竞标事件,当地的一些民众也发出了质疑和反对——他们认为中国最拿手的“套路”是低价竞标,中标进场施工以后再以无法继续为由要求增加投资,变更合同,导致项目建成交付的时间一推再推。

比如由中国中铁六局承建的越南吉灵—河东轻轨线,在建设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资金增加、工程延期,至今还未完成交付正式运营的情况。

但客观来说,这并非中国承包商的一己之责。越南方将所有的黑锅都推到中方身上,而将自身的责任卸得干干净净,确实是有失偏颇了。

基建通曾在《五大建筑央企“一带一路”上的15张超级名片!》一文中,为大家介绍过中国建筑企业巨头们在海外修建的一些优秀工程,这些都证明了我们中国承包商是有实力和能力来完成越南项目的。

但那些质疑的声音,还是需要我们来打破。我们的企业要走出去,需要了解当地民情,需要融入当地,需要避开陷阱和坑,但同时我们也不害怕竞争。

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都相信,权衡利弊之下,中国建企征战海外的脚步,都不会停止!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