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书,大家都知道。犯了错误就要写检讨书,那么,身为国家元首的皇帝有没有检讨书呢?当然有,这就是“罪己诏”。每逢国家出现灾荒或者动乱的时候作为一国元首的皇帝就要下罪己诏检讨自己,那么第一个写检讨书的人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汉武帝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皇帝,16岁登基,在位54年间对匈奴作战48年,一生一直都在为了捍卫农耕文明和大汉天威而奋斗。后世正是在他的基础上才喊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么震撼千古的话。不过他的登基也并不这么顺。
汉武帝本来是汉景帝的第九个儿子,按说这皇位怎么排也轮不到他。但是这事偏偏就这么巧,他的姑姑长公主帮了他一把。本来汉景帝的长子刘荣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了。馆陶长公主想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如果能嫁过去,将来就是皇后了,那该多好?于是她就去找刘荣的母亲栗姬求亲。结果栗姬记仇,谁让长公主给汉景帝送这么多美女呢?栗姬因为这事对长公主恨得咬牙切齿,能愿意吗?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刘彘(刘彻原来的名字)的亲妈王夫人抓住机会了,就和长公主套近乎。有一次长公主就问汉武帝,愿不愿意娶阿娇?汉武帝这个小孩倒是很聪明,直接就说了一句“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也不知道这话是不是王夫人教的,反正长公主很高兴。于是王夫人和长公主连手除掉了刘荣,让汉武帝当上了皇太子。
汉武帝登基之后,上面还有个太皇太后窦氏,老太太不愿意汉武帝开战,所以这时的汉武帝只能派张骞出使西域,做个前期外交准备。后来太皇太后死了,他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不断对匈奴作战,又发兵征讨大宛,西域。更是派兵灭掉了南越,东越,夜郎等一些小的国家。这一打就是半个世纪。
应该说,汉武帝对匈奴的持续用兵让匈奴大伤元气,直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汉武帝去世36年后,公元前51年匈奴也就分裂了。不过打仗可是要用钱的,汉武帝这么一打,刘邦、吕雉、刘恒、刘启这么三代人近百年的积蓄都让他花得差不多了。更重要的是晚年的汉武帝慢慢变得骄傲了起来。疑心也变的重了起来,痴迷长生之术,更是听信奸臣之言逼死了太子也间接地害死了皇后卫子夫。
后来在忠臣的劝谏下,汉武帝逐渐清醒了过来,更是对自己逼死太子和皇后,痴迷长生之术感到后悔不已,随后就向天下公布了自己的罪行:"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一世英明,却在晚年犯了大错。汉武帝此举也成为了史上第一位敢于当众公布自己罪行的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