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是现代人们喜欢圈养的宠物之一,温顺、柔和。可是在隋朝时期,猫也被黑化成为一种巫蛊之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就要从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说起,隋朝时期,沿袭的鲜卑文化比较多。这个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很多的政权,比如西秦、燕国等等,尤其是拓跋部落建立的北魏,更是统一了北方的游牧罗。
鲜卑族早期的时候,他们信奉的一种叫做“萨满”教派,然而“萨满”就是“巫师”的一种称呼,他信奉万物有灵、随之巫术、占星术等活动也十分的活跃。
在外来民族进入之前,萨满教一直风靡于各个部落之间,对他们的生活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北魏时期,民族大融合出现,萨满教逐渐的没落,可是“巫觋文化”并没有消失。由于当时的文化程度、还是有很多人相信“巫觋”是人和神之间的沟通者。
然而一些贵族,最为纯粹的鲜卑人,相信巫蛊之术,可以害人于无形,对其深恶痛绝。北魏世祖登基之后,就直接下达专门针对巫蛊的条文“巫蛊者,负羖羊抱犬沉诸渊”。
随后在打压佛教的同时,也对巫师进行了清理,要求所有的贵族、庶人敢私自供养沙门、巫师、金银巧匠,直接严惩。
皇帝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北魏孝文幽皇后,向效仿太后辅政,就用巫蛊之术诅咒皇帝“与母常氏 求托女巫,祷厌无所不至,愿高祖疾不起”,巫蛊之术俨然成为皇权斗争的隐秘手段。
杨坚也是北魏文化的继承者,出身于贵族之家。北魏的“萨满”文化,对其影响很深。在建立隋朝之后,就设立“男觋、十六人。女巫、八人。”,从官方上让其拥有了合法的地位,甚至还下诏令“有毁佛及天尊、岳、镇、海、渎神像者,以不道论”,可见他对鬼神有着极深的信仰。
隋朝后期,“巫蛊之术”就成为政治斗争的主要手段。
隋文帝杨勇,本是太子,百官朝贺之时,礼节逾越制度,被废。皇帝认为都是太子幕僚之错,用“巫蛊厌魅”的罪名,处死太子近臣邹文腾、元淹、何竦。
隋文帝三子杨俊,因为奢靡成性,被皇帝罢免爵位,后来离奇死亡。杨俊去世之后,”帝及后往视, 见大蜘蛛、大蛷螋从枕头出,求之不见。”,也就是说在枕头下面,出现一个大蜘蛛,因此所有人都认为杨俊是死于巫蛊之术。
隋文帝第四子杨秀,被杨广设计“造浑天仪,拟于乘舆”,遭隋文帝忌惮,彻底失去皇位继承人的身份。
可是大家要问,说的巫蛊之术,和猫也没有什么关系啊,别急看下面的例子就知道了。
隋朝的政治,一直弥漫着巫蛊之术。后来发生了独孤陀猫鬼之事,才让猫的形象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独孤陀是独孤信的第六子,也是独孤皇后的兄弟,可谓是皇亲贵胄。可是开皇十八年,独孤皇后和杨素的妻子,同时病倒了。隋文帝认为独孤陀最为可疑,但是遭到独孤陀地否认。
于是隋文帝派人深入调查,一个侍女说到,在独孤陀家,他的母亲就经常在家蓄养“猫鬼”,每夜子时都会进行祭祀。相传猫鬼是可以致人死命的,甚至还传说能把死者的福气、财运、全部转嫁到养“猫鬼”人的身上。
独孤陀使用巫蛊之术的原因,也是让人瞠目结舌。缺少酒钱,让“猫鬼”到杨素家,吸取财运,后来有让“猫鬼”到皇宫,以便获取更多的财物。
后来结果也算平和,独孤陀的母亲,被发配庙宇为尼,而独孤信被贬为庶人。
可是独孤陀的“猫鬼”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从这里也有很多的疑问,一个大将军会因为没有酒钱,而用“猫鬼”之术?
然而这不是本文的重点。中国古代的巫蛊文化,民众相信巫蛊可以让人得病甚至死亡,因此巫蛊在社会上引起了普遍性的恐慌,在这样的情绪之下,巫蛊终于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独孤陀的“猫鬼”案,其实也只是一种政治权谋而已,他的主体不是害命,而是谋财。皇家都用这种手段,可见当时的文化背景,巫蛊之术绝对是一个禁忌存在,就更别说更为单纯的民众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