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回族人不需要因为自己的宗教信仰而要求整个社会“适应”自己,就像一个人只能慢慢适应社会,而不能让社会反过来适应自己,因为社会完全不可能适应自己。然而,汉族人并不需要忽视回族人的宗教信仰。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团结与和谐才能实现,因为这个社会从来不是一个国家或一群人的社会。
开斋节,阿拉伯语的自由翻译,音译为“额尔德·费图尔”也被称为“肉孜然节”或“酒吧”以“宰牲节”为伊斯兰的两个主要节日时间是伊斯兰历的10月1日。穆斯林在斋月(九月)斋戒整整一个月。在斋月的最后一天,他们寻找新月,发现下个月的第二天是开斋节。如果没有新月,素食将继续,节日将推迟,一般不超过3天。
当代,这一节被标在年鉴上这一天,穆斯林穿上节日盛装,前往清真寺参加“集会仪式”和庆祝活动,祝贺“素食服务”圆满结束,互道节日快乐并赠送礼物。崇拜仪式的规模和气氛都充满了“聚集仪式”,阿訇应该发表演讲和布道。在“会议仪式”之后,我们分别前往祖坟,吟诵佛经,悼念死者。在节日期间,每个家庭都会给别人一些食物,比如炒饭和熏香。每个家庭都应该在开斋节开始前给穷人施舍。(金一久;、吴云贵、周、等人的《伊斯兰教词典》,上海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今年的开斋节与端午节相遇在一起。宁夏已为2018年端午节和开斋节假期做好安排:从6月16日至20日,共有五天假期,其中6月16日和17日为开斋节假期,6月18日为端午节假期,其余为补偿性假期。1995年的长假让中国其他地方的人非常羡慕。一些网民甚至说“宁夏人民的幸福是如此的充实”
,但是,恐怕开斋节的起源是在元朝。
回族先民“回族”于元代进入中国。公元1271年,忽必烈模仿中原汉朝的传统,正式建立了大元国为了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巩固他的王位,忽必烈派遣国王和一些大臣守卫全国各地。这些军队根据其民族差异和招募地区分为四类:蒙古军、坦马齐军、汉军和新抚军(元世祖至元朝20年后新建立的普通家庭)1272年,忽必烈任命他的第三个儿子芒格拉为安西王,守卫唐和维吾尔族的土地(今宁夏、甘肃、陕西等地)。)
芒格拉统率下的关龙河西地区,正是从西域到中原的交通要道,因此该地区分布着相当多的“回民”。根据历史记载,芒格拉命令司天韶的监督者克里马汀每年向该地区的回族人民发放和使用计算过的惠惠历(见《秘书监督者记录》第7卷)
这里的“惠惠日历”,即伊斯兰日历,是伊斯兰教的日历,被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普遍使用。不难看出,从那时起,元朝政府一直非常支持“惠惠历”在中国的传播和使用。
1年280,曼格拉因病去世,他的儿子阿难被封为安溪王根据历史记载,阿难“被托付给一个突厥斯坦穆斯林,米迦勒·哈桑·阿赫塔什抚养”该男子的妻子祖莱哈照顾他。因此,穆苏曼(伊斯兰教)的信仰在他心中得到了巩固和不可动摇。他背诵了《可兰经》,并在大型食品文件中写得很好。他经常花自己的时间来执行戒律和祈祷。"此外,他在自己的营地建造了清真寺,“以沉浸在祈祷中”,“与此同时,他将150,000名蒙古士兵中的大部分皈依了伊斯兰教。”
阿难做到了,他的军官和士兵以及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也做到了。结合“回历”的使用,很明显,伊斯兰历中的一些重要节日在那个时候是不可避免的。
“回族”在元代享有极高的待遇,仅次于蒙古族。然而,到了明朝,回族的形成,以及清朝到民国,回族人由于元朝的灭亡而失去了“特权”。即使因为某些习俗,生活在汉族社会也有些“不方便”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中心的陆卫东教授写了一篇论文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文化一直被视为普世文化,儒家价值观也一直被视为普世价值。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通常被视为一种不同的理论。“回穆斯林门不同于中国,不要崇拜佛,不要崇拜神,不要崇拜尸体,只尊重天宇......只见中国修罗斋集娇笑着(卢荣:《袁殊杂记》,引自杨怀重:《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特点》,《甘肃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而汉族人则认为“惠惠回族是自卫其民族风俗,并最终拒绝改变。”结成政党联盟,就是要用暴力推翻严,在不改变其顽固和原始习惯的情况下培养王朝的美德。”(清顾严武:《日知录》卷二十九)自清朝以来,虽然官方对回族人民的态度一直比较宽容,但在内地士大夫阶层中对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的偏见和歧视却一直猖獗。256岁+199岁的陆卫东还说,在一个充满歧视和偏见的官场中,通过科举升官的回族官员很难坚持自己的信仰。在《清代回族的一面》一文中,吉野中田详细描写了官场上畏首畏尾、追求完美的回族官员形象。“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则,真主是唯一的宗教,禁止猪肉和饮酒但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往往不得不向皇帝和其他崇拜的神或偶像鞠躬,当皇帝举行宴会或宴会在一起,酒和肉的禁令往往没有遵守。"
这是当时回族的宗教信仰得不到充分尊重的表现。虽然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而要求整个社会彻底改变其固有的一些习惯,但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生活在汉族社会中的回族人民的“艰难”。
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回族人不需要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而要求整个社会“适应”他们自己,就像一个人只能慢慢适应社会一样,而不是让社会反过来适应自己,因为社会完全不可能适应自己。然而,汉族人并不需要忽视回族人的宗教信仰。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团结与和谐才能实现,因为这个社会从来不是一个国家或一群人的社会。
这也应该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然而,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不存在民族间相互不尊重甚至歧视的现象。由于一些民族是自治的,少数民族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以宁夏为例,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区常住人口为6301350人汉族人口为4069412人,占64.58%;各少数民族人口2231938人,占35.42%,其中回族人口2190979人,占34.77%显然,在这个回族自治区,汉族人口仍然占大多数,但就饮食和宗教而言,不难发现,宁夏90%以上的街道可能是穆斯林的,而回族人用来礼拜的穆斯林寺庙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在这些数字中,我们看到汉族和其他民族对回族人民有足够的尊重,这种情况也来之不易因此,汉族人和回族人一起享受几天假期已经不再正常。例如,如果我们在宁夏邀请朋友吃饭,如果我们有回族朋友,我们必须迅速换到穆斯林餐馆。然而,银川以外的情况不一定如此,人们也想不到这么多。更重要的是,在一些汉族人的节日里,回族人也很享受,比如春节。
的真相在这里已经很明显了。尊重和相互尊重是每个人享受因尊重而获得的社会利益的唯一途径。例如,宁夏人的节日,尽管可能微不足道,却是显而易见的。
来自回族,回族的祖先,在元代使用“回历”,可能在伊斯兰历的一些重要节日上有假期,直到元朝灭亡才失去“特权”,在明清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然后利益被最大化到今天。自然,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里程碑,今天的情况应该被每个人珍惜。(文/鲁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