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法制日报
图源网
本报记者马丽红
随着浙江省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好转,“三返”人数不断增加,减租已成为热点话题。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减租呢?什么样的情况不能工作?近日,记者梳理出一些关于租金减免的信息,并请浙江浙联律师事务所律师解答。在
流行期间,如果你住在租来的房子里,租金能降低吗?案例
:受疫情影响,王玲一家过年一直与世隔绝,没有离开出租屋。企业今年起步较晚,收入有所下降。我能问一下租金是否可以降低吗?
律师:无减刑出租人和承租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表明双方的租赁合同关系成立。出租人的合同义务是提供房屋供使用,而承租人的合同义务是支付租金。在流行期间,房屋的正常使用不受影响,承租人有义务继续支付租金。
然而,2月10日,杭州市发布了《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防治传染病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对于缴纳社会保险费、2019年收入低于7.2万元、不出租公共租赁住房、不享受政府住房补贴、不在国外租房(夫妻双方只能享受一次租金)的企业,政府将给予每位员工500元的租金补贴
不能返回杭州的重点疫区,可以免交房租吗?
案例:2019年10月,陈文在杭州市中心合住一间房,一年月租金3500元。新年前,陈文回到了他的家乡湖北孝感。自疫情爆发以来,他一直未能返回杭州。房屋已经空置了近两个月,租金可以下调吗?律师
:鼓励租赁双方协商解决。承租人在重点疫区,因交通管制不能返回杭州居民区。客观地说,承租人不使用租赁房屋。承租人可以通过协商要求出租人适当减少或免除租金。根据2003年非典造成的租金减免案例,如果协商不成,法院可以提起租金减免诉讼。法院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公平原则共同承担损失。
在流行期间不能进入社区。您想继续支付
的租金吗?案例
:今年1月,李生以每月4400元的租金在杭州城东租了一套房子,为期一年。在中国新年之前,李生一家搬进了他们的新房子住。为了方便交通,他们想等几年后他们的儿子开学后回到租来的房子里住。在疫情控制下,所有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出租屋所在的社区。当房子空置时,租金会继续支付吗?律师
:承租方出租房屋是为了使用房屋。由于居住区防疫需要,承租人不能短期正常使用房屋。虽然租赁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但不能归于承租人或出租人。如果由此产生争议,双方可以本着相互理解、互谅互让和友好协商的原则解决争议。他们也可以诉诸调解组织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延长租赁期限、降低租金并合理分担损失。如果
没有支付租金,
代理可以终止合同吗?案例
:王杰和两个室友在杭州合住一套房子春节前,三个人回家过年,留下房子空着。自今年二月以来,房租一直拖欠。由于王杰的单位没有恢复工作,她一直呆在家乡泰州。自2月份以来,房产中介一直在索要租金。白天,他们撬开门,换了锁。他们还要求王杰和她的三个家庭成员搬出房子,并在一周内清空房子里的所有物品。代理机构可以单方面终止合同吗?
律师:如果王杰与中介公司的租赁合同合法有效,王杰应根据协议履行租金支付义务。受疫情影响,王杰虽然在家乡,但并不影响租金支付渠道。客观地说,王杰仍然可以通过电子支付支付租金。如果王杰因疫情控制而无法使用该房屋,他可以与中介公司协商适当的租金减免和租赁期限的延长。在获得中介公司的批准之前,建议及时支付租金。中介公司通过撬门换锁来主张权利显然是不合适的,纠纷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本文中人物的名字是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