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疫区风险等级_山西差异化防控疫情 以县域为单元划分低中高3个风险等级

新华网太原2月23日电(记者李)山西省新皇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22日报告称,山西省根据新皇冠肺炎确诊病例、聚集性疫情分布和流行趋势,将疫情风险等级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并对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新皇冠肺炎疫情实施了有区别、准确的防控措施

目前,《山西省科学准确防控非典实施方案》已经正式实施《实施方案》要求,如果一个设区的市有多个区,且区与区之间联系紧密,不易进行分区分类,则由市级进行判断和评估,相关市辖区可以按照“市区”进行统一分类和控制。

低危区是指连续14天无确诊病例或新确诊病例的“外部预防和输入、整体规划”战略。对来自湖北和高危地区的返工和返厂人员进行为期14天的家庭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未出现发热、疲劳、咳嗽、腹泻、结膜充血等相关症状的外省、市、县归国人员应进行信息登记,并进行14天健康监测。一旦发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向社区(村)或单位报告。

低风险地区取消国内道路卫生检疫站,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开放在恢复工作和生产方面,保证交通运输、城乡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行,不封路、不封村、不封社区、不封市场,保证人员的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资料的正常流通风险区

表示累计确诊病例数不超过50例,14天内有新确诊病例。或者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50例,且14天内无聚集性疫情。应采取“内部防止扩散和聚集”的战略。无确诊病例的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可参照低风险地区采取防控措施

危险区域应严格执行旅客体温检测,公共交通工具应严格消毒和通风。根据防疫工作的实际和合理安排,尽快有序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序地组织职工复工,使防疫工作与企业复工生产同步进行。保证交通、城乡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行,保证人员的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资料的正常流通

高风险区是指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发生累计疫情,采取“遏制疫情、严格防止出口”的策略疫情聚集的居民区(村)要严格管理,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必要时控制人员出入,限制人员聚集活动,严格防止疫情扩散

高危地区应暂停市县和市县道路客运和城市客运服务,适当保留生活出行所需的城市客运,建立应急车队,保障医疗人员、一线城市运行人员、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重点人群的应急出行。重点路段将在不同时期实行交通管制,严格的“防进防出”措施将全面启动。对于防疫物资和日用品,可以采取“堵人不堵货”等措施,保证防疫物资和日用品的畅通。在收费站出口处将设立一个卫生检疫站。

在重返工作岗位和恢复生产方面,高风险地区应确保防疫、公用事业运行、民生需要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正常运转,并引导其他企业采取灵活方式安排员工工作。及时研究和判断疫情,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然后逐步扩大复工和复工范围。

此外,《实施方案》列出了特殊区域的划分和防治措施工业园区、开发区和主要项目的建筑工地可划分为低风险等级的独立区域。达到中等风险区或以上水平的,将把疫情防控工作纳入严格的属地管理。优先保证省级重点工程防疫物资、建筑安装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供应和运输。(结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