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省正处于抗击新皇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为进一步落实“修身养性”的根本任务,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学校充分认识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
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让我们看看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在疫情防控期间抓好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将其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指导和管理各地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校长负责制、学校领导、群众团体参与、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机制。
2。丰富德育内容,精心组织实施
(1)加强党的爱国主义教育
。抗击新皇冠肺炎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征的伟大斗争。党的领导人和人民抗击艾滋病的伟大实践,是爱国爱党的生动教材,是爱国爱党的感人一课。各地、各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实用教材,并与主题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向学生讲述党的领导人和人民抗击艾滋病的英雄事迹,传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伟大仁爱精神,增强爱国爱党的强大力量,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
(2)加强社会责任教育各地、各学校要把抗击疫情作为课堂,把公民如何有序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力量如何充分发挥作用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生活中的这一重要教训应该好好教授。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以抗击艾滋病斗争中的优秀英雄人物为榜样,积极开展“我为祖国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思想讨论,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事务,与时俱进,努力成长为一个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有益的人。
(3)加强生命健康教育
各地、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疫情防控的机遇,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和点燃科学追求和科学理想引导学生科学了解病毒传播媒介和规律,做好病毒防治、疫情处置等科普工作,自觉识别和抵制谣言加强生命健康教育,特别是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真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引导学生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觉保护野生动物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各地、各学校要把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特殊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进行个人心理调适,培养理性平和的阳光心态,提高他们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关注特殊群体,特别是医疗救助队成员和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困难家庭学生和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积极联系和关心他们,并指派专门的心理教师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和辅导。
(5)加强劳动实践教育
各地、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学习时间,引导学生在年级、对象、渠道和形式上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实践环节有机地融入各学科,鼓励动手探索、发明创造,培养劳动素养,提高劳动能力积极鼓励发展力所能及的家务工作,安排适当的工作和家庭作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6)加强家校联动教育
各地、各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多种渠道让家长了解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育教学的相关要求,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状况,齐心协力做好特殊时期的育人工作。要充分利用浙江在线家长学校,科学有效地指导家长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充分发挥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等队伍的作用,开展“红领巾公益班”,重点关注少先队和家长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需求,准确推出网络公益班,积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迷网络游戏,远离有害信息,防止网络成瘾和伤害加强湖北省医疗救助团队成员、一线医务人员家属和经济困难家庭之间的家校沟通,提供一对一的准确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3。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工作成效
各地区、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疫情,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的德育工作计划,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不断创新网络德育模式,开发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确保工作成效
正在这里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