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婷
近日,广盛堂发布公告,显示公司研发的仿制药G1已获得伦理批准,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中重度肺炎的小样本试点研究。它正在有序地促进临床研究的发展,同时该公司正在研究可能具有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作用的创新药物。这个消息引起了市场的注意。
,作为中国领先的抗病毒药物研发企业,广胜堂将在2015年上市后继续大量投资研发。2月18日,广盛堂书记牛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积极推进仿制药公司向创新型制药公司转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力推进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该公司正在开发的两种新型抗病毒药物可能具有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目前正在测试和验证其功效。
创新药物可能抑制新的冠状病毒
。疫情爆发后,广盛堂密切关注疫情。认为在充分分析冠状病毒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机制的基础上,从已上市和正在研究的药物中筛选出安全有效的化合物,尽快将其推向临床,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一种快速有效的策略。
1年29日,公司研发组在充分论证其作用机理并对正在研发生产的仿制药G1-G3的文件进行验证后,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中心提交了《关于创新抗病毒药物GST-HG131、GST-HG121和两种仿制药进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应急审批渠道的请示》的报告及相关材料。对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中心高度重视。
2年6月6日,我公司向疫情核心地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提交了由科研人员发起的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研究G2和G3仿制药的全套伦理审批材料。2月7日,上述两个仿制药小样本的试点研究获得了伦理批准文件,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此外,中国医学会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宁勤教授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发起了“G1中、重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仿制药治疗小样本试点研究”,该研究已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伦理委员会提出伦理审批申请,并于2月13日获得临床实验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和该公司的全球抗病毒创新药物GST-HG131和GST-HG121已经开发和研究了五年,专门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信使核糖核酸。分析表明,它们可能对其他病毒有效,包括新的冠状病毒,该病毒也具有信使核糖核酸。在国内知名临床专家的指导下,创新药物GST-HG131和GST-HG121在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3实验室进行了体外抗新型冠状病毒细胞活性试验。
的妞妞妞妞告诉记者,GST-HG131和GST-HG121已经在5年内完成了所有的临床前研究,GST-HG131正处于临床审批阶段,GST-HG121正处于临床应用的准备阶段。体外和动物药效试验表明,具有公司全球知识产权的全球创新药物GST-HG131和GST-HG121能够诱导have核糖核酸降解,快速、大幅降低乙肝表面抗原水平,且具有优异的安全性。“这两种正在开发的创新药物可能具有抑制新冠状病毒的作用,目前正在进行测试和进一步演示“
转型创新制药企业继续大量投资研发
广盛堂是一家专注于肝脏健康领域的国内制药企业。目前,它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四种核苷(酸)抗乙肝病毒药物原料药和制剂注册文件的制药企业
根据1月22日晚发布的公司2019年度业绩预测,公司营业收入在4.13亿元至4.16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63%至3.38%。净利润达到800万元至1200万元,同比下降27.20%至51.47%,主要是由于公司在报告期内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其转型为创新型药品企业的发展战略,推动了一批全球一流创新型药品的研发。此外,医药行业也受到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和集中采购等政策的影响。药品价格下跌,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等。
根据公司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3925.9万元,约占营业收入的12.17%。多年来,公司不断进行大规模的研发。它已经全面启动了肝病领域最热门和最困难的全球创新药物的研发。与领先的药物研发力量明康德合作,研发了一批全球创新一流新药,涉及乙肝功能性治疗、抗肝癌和可逆性肝纤维化等全球创新药物的前沿大片,旨在成为中国肝脏保健药物领域的领先创新药物企业。
目前,公司在肝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乙肝功能性治疗等领域已取得多项突破和成就,如新的肝癌靶向药物GST-HG161已进入一期临床实践,逆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肝纤维化的全球创新药物GST-HG151、乙肝核心蛋白抑制剂GST-HG141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通知等。
广盛堂认为,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在创新药物市场上已经处于一定的领先地位,具有先行者的优势,正在逐步打造属于广盛堂的护城河和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广胜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江苏中兴制药有限公司目前已将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列入浙江省“网上临时购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诊疗药物目录”,并已正式参与浙江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一线临床战斗
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