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防疫_渭南高新区“防疫”一线的驻村工作队:多变的角色 不变的初心

1992年1月20日,春节没有到来,天气不可预测。

疫情是指挥,防控是责任。高新区干部职工提前返回工作岗位,其中18人从创业大楼出发,前往所辖各行政村和社区。

既是“过路人”又是“看门人”。

驻村工作队防疫

对于范昕来说,如果2019年的婚礼为他的旧年增添了暖色,提高了年度幸福指数,那么2020年的疫情将结束他的新年,开始快速运转模式。卸任"新郎官"后不久,他就在310国道上担任了"路人看守员"和上庄村的"看门人",直到春节期间他才成为"模范丈夫"。从背上40公斤的喷雾器消毒登记到戴着防疫监督的红袖章,再到在家里摸排,他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很开心:“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我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从“看客”到“看门神”,工作场所发生了变化,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但“防外进防内出”的初衷是一致的。

是“集团职工干部”和“防疫兵”

驻村工作队防疫

李雨是一个会说会写的集团职工干部。他在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市级公文写作比赛中获得先进个人。"我也有一点口头承诺."他的“小”口头禅“擦亮”了庙北村检查站的许多“不安分的成员”,也“擦亮”了许多关于归国人员的信息。“小”墨水点在村庄入口处的信息登记簿上,描绘了许多统计表和汇总信息。他非常清楚在庙北村有多少人被隔离,为什么以及何时会被释放。作为一个新生的父亲,“村上基本上了解我,但我的孩子不一定,哈哈。”“作为一名在防疫一线工作的班干部,他坚持严格的自律,以讲党性、重行为、以身作则为标准。他坚持第一心,在疫情调查中坚持原则,一丝不苟,同时加强防控保障服务,耐心细致。

居民“帮手”成为居民“防疫人员”

驻村工作队防疫

新郎官、队于、统计员、执法官毕建洲...根据高新区党群工作部门下发的《关于充分发挥驻点队员在防疫工作中的作用的通知》,60名驻点队员在特殊时期要转变驻点队员的角色。驻村防疫人员集体转型,深入村社,遵循“六个一”工作方法,协助做好人员安排、信息报告、防疫宣传教育等各项防疫工作。每个驻地小组组长都是村(社区)预防和控制疫情的监督专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他负责督促落实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切实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他们过去只是村里的工作人员,但现在都是一线防疫人员。随着多重角色的交织和工作内容的变化,常驻团队最初致力于群众利益的意愿将永远不会改变。无论是摆脱贫困而不离开一个家庭或一个人,还是在预防和控制这一流行病的过程中建立每一道防线,责任都在一开始。有许多方法来处理责任。有许多方法可以克服困难。在高新区的每一个村口、检查站和前门,60名常驻村组成员与村组一起承担起防疫和控制的责任,牢牢构筑起基层防线。

这个冬天,高新区的居民队伍和群众都在等待春风的崛起和疾病的消退。(供稿:熊耀,党群工作部)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