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下午开始,每个人都被“收容所医院”这个词所席卷什么是收容所医院?
方舱医院全称方舱式移动野战医院,属于解放军野战移动医疗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急救。一般来说,它是由集装箱房组成的模块化野战卫生装备。来自公共信息的
显示,野战方舱医院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和技术支持单元。他们依靠成套的设备支持来完成伤员的抢救和治疗,在中国的地震救灾等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收容所医院的由来:战场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第一代
掩体移动医院“自给式移动式野战医院(NUST)”是美国陆军为满足越战中军事救援的需要而开发的。
第二代方舱医院是美国军方的“新型陆军移动外科医院”,旨在深化对移动性优化、减少单体质量和帐篷使用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
199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相继开发了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医疗避难场所。20世纪80年代,199名德国士兵使用医疗舱改装货船以取代医疗船,并使医疗船的建造和改装小型化。美国军方开发了一种“可部署的医疗系统”,该系统采用帐篷-掩体混合结构,具有高度模块化和更灵活的组装方法。20世纪90年代,
法国开发了技术互联的方舱医院,由操作舱、回收舱、技术保障舱和互联舱组成,采用方舱集中供水、供电、供气等新的技术供应模式。我军于1995年研制出第一代方舱医院系统设备,称为XXX野战机动医疗系统。
是一个模块化系统,具有医疗、保健和技术支持三大功能,通过21个方舱和26个帐篷基本涵盖了医院诊断和治疗的相关功能在
199“十五”后期,我军在野战机动医疗系统的基础上研制了第二代掩蔽医院系统设备,现已成为作战后勤的快速保障和保障系统。在199“十一五”期末,我军开始了第三代收容所医院的示范设计。提高了信息水平,可以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和远程会诊等功能。作为野战医院,199是在战争期间发展起来的。现在,收容所医院除了是军队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外,更关心应对灾难的人道主义救援。目前我国已基本使用第二代和第三代储存医院。第二代庇护所医院也被称为运动健康服务快速支持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它是不断升级迭代。通常由标准的12个医疗避难场所、20个折叠网帐篷及相应的设备设施组成,以自备自卸汽车作为移动运输能力,建立了集医疗服务指挥、医疗信息和远程会诊于一体的医院信息网络,同时增加了医疗、生物和化学防护功能。
文本描述不直观,让我们直接仔细看看上面的图片吧!
看起来像积木吗?
你不会认为庇护所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我给你举个例子,你会突然意识到这一点。看!这是可以在广场边缘看到的采血室。这是收容所医院的一个模块。
回到武汉的“收容所医院”
属于“收容所医院”,由固定位置改建而成,其机动性主要体现在病床和移动式医疗设施上,被视为临时医院的场地改造版。例如,
是发展最快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在5日凌晨建成了1800个床位。我们主要治疗轻度疾病患者和65岁以下的患者,为严重疾病患者和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资源。
据了解,除了床位,还有护士站、急诊室、病人通道、医疗用品储存区和其他区域。在未来,新的领域将被开辟为CT检查室。根据统一的标准,“收容所医院”将被分隔开来,在一个小区域内有50个床位,每250个床位有一个护士站,在该区域的外环有一个20个床位的公共厕所。医患流线完全独立,污水单独处理。由于体育场没有供暖设备,1000条电热毯正在紧急准备中。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方舱就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对面。在紧急情况下,“方舱医院”的病人可以被及时送往协和医院进行治疗。
来自武汉市各区指挥部的最新消息称:汉阳、江安、桥口、洪山、武汉开发区、东湖高新区、江夏区、黄陂区等城区相继建成“收容所医院”,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轻度肺炎患者青山区的方舱医院也在筹建中
据报道,红山区收容所医院预计有800张床位,将于今天中午12时竣工并开放。江岸区的方舱医院预计有1000张床位,江夏区的方舱医院预计有1000张床位。场馆消毒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桥口方舱医院预计有300张床位,于今天凌晨竣工。黄陂区收容所医院预计有500张床位,这些床位已经安排好过夜。
关于许多人关心的轻、重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问题,医院答复说,一般来说,轻病人在确认感染后症状通常较轻,但不排除体重突然变化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问题,收容所医院将立即把病人转移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治疗。目前,将轻病人和重病人相互隔离实际上会减少交叉感染渠道,减少轻病人病情恶化的可能性。
相关人士表示,随着这些为轻度疾病患者提供庇护的医院的建成,加上为重度疾病患者提供霍申山和雷神山医院,以及接收疑似患者和进行诊断的主要指定医院。武汉市新诊断的冠状病毒肺炎医疗系统形成了一个联合闭环,这将大大提高入院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不能隔离入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