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成功多少次_外媒评长征五号成功复飞:中国朝航天强国迈出坚实一步

新媒体成功复活长征5号:中国向宇宙强国迈出了踏实的一步

1月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2日宣布,长征5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中国已经迈出了从宇宙大国向宇宙强国的稳步步。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上星期五( 2019年12月27日)晚上成功发射长征5号遥三火箭,将卫星送入宇宙预定轨道,被视为中国从宇宙大国向宇宙强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

这是长征5号的第三次发射,这次航天任务的重要性是检验长征5号的关键技术。

2016年11月首次发射,任务最终顺利完成,长征5号成功“首飞”。 次年7月的第二次发射任务宣布失败,未能使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随后的调查显示,火箭发动机故障,局部结构发生异常,发动机推力瞬间大幅下降。

长征5号的第二次试射表现了它的技术,特别是长期阻碍中国航天领域发展的引擎技术,当时还不成熟,对中国火箭技术的发展也引起了外部的疑问。

现再次执行发射任务,相关人员经过两年多的修复和研制,克服了发动机技术,终于努力成功。 据中国媒体报道,研发团队集中了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宇宙科学技术集团等20多家专家学者的力量,共同突破了技术难关。

半年后,长征5号于2018年4月完成归零审查,氢氧发动机连续14次试运行审查,均获得成功。 但是,新问题相继出现,改善后的引擎在同年11月长途测试中出现了问题,最终迅速得到了解决。

2019年4月,长征5号遥三火箭最终装配工作进入最后阶段时,用于后续任务的核一级氧气发动机在试验数据分析中出现异常振动频率。 科学研究人员发现,发动机局部结构对复杂热环境非常敏感,容易产生共振,改进了发动机结构,完成了十几次大型地面试验。

长征5号的这次成功,不仅表明困扰火箭的发动机问题基本解决了,也表明中国发射更重的宇宙飞船,把宇宙飞船运送到更深的天空的能力提高了。

面向未来,这次任务的成功也预示长征5号正式进入应用阶段。 被指定为载人航天站、月球探测工程三期至首次火星探测等重大航天任务的交通工具。 由于发射任务失败而被推迟或搁置的宇宙飞行任务的一部分,预计不久将重新开始。

作为中国目前最大推动力的下一代火箭,长征5号所承担的任务当然不轻。 该近20层楼高、箭体直径达5米的大型火箭,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地球同步移动轨道运输能力达到14吨,近地轨道运输能力达到25吨。 中国的许多新一代宇宙飞机,只有被称为昵称“胖5”的长征5号才能发射。

但是,这在传统宇宙大国美国和俄罗斯之间仍然存在差距。 以美国民营企业航天探测技术公司开发的“猎鹰重型”为例,该火箭的运输能力比长征5号约高一倍。

十年开发的长征5号追赶美俄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成功完成这次复航任务是中国向宇宙强国长征的开始。

【编辑:罗攀】

长征五号成功多少次_外媒评长征五号成功复飞:中国朝航天强国迈出坚实一步的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