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照片:赵利)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侯晨):12月20日,长征4号b火箭以“一箭九星”发射,9名“乘客”之一中国赠送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项目埃塞俄比亚微卫星( ETRSS-1 ),远航600多公里。 这颗多光谱遥感微卫星不仅是加强“一带一带”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合作的重要措施,还能有效地帮助中国航天技术“走出去”,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应对贡献了众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据介绍,该卫星重约65公斤,设计寿命为2年,可获得农业、林业、水利、防灾灾害等领域的遥感数据。 埃塞俄比亚空间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所罗门·提斯马说,这个国家需要这颗卫星。 “埃塞俄比亚目前的政策重点是将农业转变为现代工业,因此卫星数据对埃塞俄比亚来说是最紧迫的。 因为我想了解农业的科学分析和现在的气候变化、环境监视体系和干旱状况。 干旱对我们来说是最紧迫的。 所以,可以说我有点着急。 卫星还不够,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卫星。”
苔丝还说,这个项目启发了埃塞俄比亚工程师。 他补充说,埃塞俄比亚约有20名工程师在中国接受了地面局的操作训练。
梅库利亚接受记者采访(照片:赵利)
埃塞俄比亚的革新和技术部长古塔洪·梅克利亚认为,未来的中国有可能建设更多的宇宙空间站,他希望与中国合作,埃塞俄比亚的宇航员有可能被送到中国的宇宙空间站。 “我认为我们会亲密地使用宇宙技术。 包括深空探测。 所以我个人很乐观,相信我们在中国宇宙事业上的合作会更加深刻。 " "
他说与中国的这种宇宙合作经验也会扩展到其他非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