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苹果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开设了材料回收实验室。 虽然这个实验室不太引人注目,但是在中国做的工作可能会改变你手上用的iPhone。
这个实验室的主角是一个叫做“雏菊”的智能回收机器人。 这是苹果的第二代回收机器人,第一代是2016年发售的“riam”。 菊花长10米,有5个机械臂。 开始工作的话,从2012年的iPhone 5到2018年的iPhone XS,一小时能拆除200台iPhone。
分解后的零件被细分回收,用于生产新的苹果设备。 去年苹果回收的iphone 900万台、780万台经修理后再次销售,120万台被钻石拆除。 苹果的新MacBook包是可回收的铝制品,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苹果产品这样生产。
该实验室基于苹果的可循环利用计划,苹果最终希望所有产品使用可循环利用材料或可循环利用材料,最终只能使用该材料。
可回收利用并非只有苹果在做。 惠普和戴尔致力于使用回收塑料制造产品包装。 三星也有意将自己公司的冰箱和手机等产品回收利用,用于新产品的制造。 各大公司热衷于回收计划,除了环境保护的目的之外,有利的插图也是原因之一。
在中国被称为“全球电子垃圾第一城”的贵屿镇有着完整的回收产业链,有着丰富的利润,但代价是环境污染和疾病的蔓延。 这些电子垃圾的相当一部分来自海外,被称为“洋垃圾”。 该国已经制定了条例来限制进口《西洋垃圾》。
苹果公司所期待的机器人“diashi”可能对我们未来的电子垃圾回收分类有启示。 苹果这种机器可以代替人力,现场可以代替土地,效率高、对环境影响小的一体化回收系统有可能成为未来电子垃圾回收的标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