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7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在湖北省十堰市召开。 本次会议主题为“生态文明和谐共生——打击污染防治攻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议上,生态环境部指定了第三批“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第三批8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指出,从整体上看,初步建立了点面结合、多阶段推进、东中西部秩序配置的建设体系,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地方参加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积极性非常高,授权后将支持哪些政策?
对此,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地方党委和政府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在许多地方成功后,地方在财政转移支付、奖励等方面有了更多的倾向。 生态环境部在制定各项政策时,也倾向于这些地方。
申请标准变严格
李干杰在演讲中说,7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从萌芽蓬勃发展,取得历史成果,发生历史性变革,战略布局不断加强,管理力度不断增大,生态保护稳步推进,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执法审计越来越严格,国际合作断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向污染宣战,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心感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121个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符合标准,占总城市数量的35.8%,比2017年上升6.5个百分点。 在全国地表水监测的1935个水质剖面(点),I~iii类的比例为71%,比2017年上升了3.1个点。
记者关注到,目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已达到175处,“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已达到52处。
崔书红表示,在今年的评选中,生态环境部修订了申请标准,具有更强、更严格的目的。 例如,对地方环境质量的评价分为山区、平原等不同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等不同要求。 过去提到单位面积经济生产指标,发达地区更容易实现,发达地区不足不容易实现,这方面的指标得到了修订。
示威区将获得更多的政策倾向
模范建设区东中西部所占比例分别为43%、28%、29%,东中西部建设结构体系进一步优化,三次示范市县有17个地方市158个县区,“两山”基地有9个地方市、35个县区、2个乡镇、2个村和林场等其他主体4个,多层次示范体系
从类型上看,命名地区涵盖了山区、平原、林区、牧区、沿海、海岛、少数民族地区等不同资源、地区条件、发展定位地区,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多样化、更生动、更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崔书红表示,从空间分布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很多,这是非常正常的,这些地区的经济率先发展,在环境管理领域早起,探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关于对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地区的政策支持,崔书红强调,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许多地区成功后,地方在支付财政转移、鼓励等方面给予了更多倾向。 从生态环境部来说,即使在制定各项政策的时候,也是倾向于这些地方的。
李干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要继续探索统一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地方实践,“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要创新探索“两山”转变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 命名的示范建设地区要高标准,严格要求推进工作,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兵、精锐兵和龙头兵。 要健全监管、交流训练、推广宣传、积极激励等机制,不断推进示威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