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先生和范先生在丽水市莲都区婚姻登记处拿到婚姻登记证的同时,也一起完成了他们的生育登记、户籍变更。
迄今为止,成功完成这三件事需要民政、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而现在丽水市通过环节简化、流程优化、部门合作,“三件事”成为“一件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众时间。
越来越多的丽水人体会到“只跑一次”改革的巨大便利。
今年,丽水市委改革指导了“忠诚使命、求爱、人民扎根”的浙江西南革命精神,围绕“跑一次是下划线,跑一次是常态,跑几次是例外”的目标,着重于省市“跑最多”的改革任务,着力构建“跑最多”的改革服务、信息、扩大面、效率“四个升级版”,改革各项工作
情节上搞好“民事”
改革的成果有利于平民
从2019年开始,在全省统一配置下,丽水将大力推进大众和企业两个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过程“最大一次跑”的“最多一次跑”改革全面推进到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不断深化“最多一次跑”改革,使人们更多
今年,在莲都区偏僻的乡村,村民的诊察不仅可以“医生赶到”,还可以享受“远程专家”的服务。 莲都区将巡回诊疗车开往偏远的6个乡镇80村,定期开展访问服务活动。 医疗车引进了远程医疗技术,患者可以通过电脑屏幕与名医专家“面对面”交流。
2019年以来,莲都已派遣医务人员439人,诊疗服务4700人,开展健康宣传教育5776人,对基层群众非常便利。 这是丽水推进医疗卫生领域“跑最多”改革的生动实践。
变化也发生在教育领域。 景宁乡村学校的孩子,通过网络设备,可以参加县里的小学教室。 景宁县教育局全面实施“网络+教育”项目,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实施中小学互联网规划,让山区儿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外地人和外国丽水人,工作也有速度之路。
10月25日早晨,住在巴西圣保罗的丽水青田人麻建媚通过丽水为华侨提供“全球通”平台,在线成功完成银行公证业务,完成国内农业银行的委托,解除合同仅49分钟。
“没想到能在国外直接做国内事务,一次做好很方便”在录像连接中,麻建媚不断赞扬。
丽水有华侨和港澳台同胞41.5万人,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统华侨必须从海外回国处理房地产登记和公证业务等,往来成本高,成为外国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头痛事件”。
为此,丽水在行政服务中心五楼大厅设置了区域,开通了华侨服务“全球通”平台,以华侨回国工作的高频事项为重点,公安、华侨服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多个部门共同开展了“网络+”。 在华侨相对聚集的西班牙马德里、意大利罗马、巴西圣保罗3个城市设立了3个海外联系网站,现在可以为华侨提供180多个事项的预约。
丽水将继续深化“全球通营”改革,1378个项目是丽水市任何行政服务中心或民间服务中心,推进能够实现异地召开、近距离召开的“最多一次跑”改革向末端延伸,松阳、遂昌、 在龙泉等推进创建特色代理服务的政府数字化变革,各县(市、区) 0次达成率,即达成率、交货期压缩率、手持达成率和材料电子化率5项指标预先超过规定年度目标,网上工作达成率均达到98%以上,其中龙泉率先达到100%。
一切改革的起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情节上妥善处理“民事”,改革成果有利于平民。
小心做好“商事”
改革措施迅速见效
万洋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丽水135亿元的万洋低碳智造镇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正式与146家公司签约,3号、6号、9号等多个区划已全面完成招商。 整个项目从缺水、停电状态开工到第一栋现场,仅180天即20个月内开工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建造了80栋现场,项目推进了“加速度”的实现。
对于经济基础不足、地区优势不突出的丽水,“最多跑一趟”改革在仰慕一些优秀项目的基础上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万洋镇项目为例,丽水莲都区通过产权分割加快企业融资,网标预售加快信誉获得,负责人加快审核流程,模拟审核加快工程许可,联检加快企业生产等方式,全面支持企业推进项目流程,继承企业“获得感”
对企业来说,节约的时间可以换算成经济效益。
今年4月9日,市民戴珠云通过新网络企业成立了网上平台,一天之内成功开通了工商注册、印鉴雕刻、银行开户、发票申请、社会保险开户5家,注册了新企业。
目前,丽水各县(市、区)在企业取消全生命周期注册前,都会打出一系列“集团拳”,为优化商业环境提供强大的改革动力。 执行企业设立、企业注销、纳税、信誉获得、跨境贸易、合同执行、房地产登记等11项便利行动方案,实现企业设立、企业简易注销的纳税次数每年减少到7次以内,纳税时间在80小时以内压缩的房地产抵押登记和普通商品转移登记在1个工作日以内进行,房地产交易纳税登记业务60分钟证明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在全省开发区发布经营者环境指标体系,以列表形式推进经营者环境建设。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世界银行设定的十个层次指标,从企业的设立、经营到各环节的十八个层次指标、八十五个层次指标进行了创新整理。 该系统明确要求,推进企业审核服务改革,处理改革等工作,推进商业环境优化。
使劲做好“工作”
改革理念落实细致
2018年6月,包括个人办理的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提取、户籍登记、社会保险信息证书发行、企业办理的登记登记、纳税缴纳、发票发行、社会保险加入登记等共计1953件群众和企业在政府工作,丽水已经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之后,丽水将“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向政务服务领域,在全省率先实施问题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础上,制定了推进“丽水市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方案。 按照集成化、标准化、数字化要求,全面整理工作原则,制作事项流程图,合理化工作材料,降低审查权限,执行整个过程的痕迹管理,进行整个过程的监控,进一步减少中间过程,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今年7月,丽水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运行机构内部建立了协同工作平台,通过省政务服务网、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签名等7个系统和5个市级自营平台,包括全市机构业务退休在内的168个事项是网络
最近,丽水通过“掌上电脑”提供了104个机构的内部事项。
“从提出申请到完成审查,用不了半天的时间,神速! ”前几天,丽水市南城幼儿园的财务负责人王艳通过机构内部的协同作业平台,完成了过去的支付申请审查,对平台的高效便利这一点感到钦佩。
当天,这个事项的最终趋势需要市财政局的负责人审查,但他正在出差。 16时23分,他接到邮件提醒,立即登陆“浙江政钉”,进入机关内部协同办公平台处理掌上电脑,迅速完成此项审查。
“掌上电脑”的实现,突破了地域限制,出差也不会影响审查的进展。
目前,通过“浙江省政钉”,丽水机构经营者退休的“一件事”、休假、过去支付等104件工作事项实现了掌上、掌上批,简单解决了传统机构工作签字难、找人难等问题。
丽水深刻认识到,政府内部的工作壁垒不断被打破,意味着政府的运营能力不断提高,获利的不仅仅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是丽水的人们。
在丽水市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推进过程中,从选址到取得施工许可的平均使用时间缩短到138天,加快了48%。 其中,最短项目仅55天,节省了财政资金7500万元。
丽水市2200多家文章公司,4.3万注册用户在平台上实现了全程无纸化事务,节省了2000万元的经济成本。
这一刃内侧的改革,前几天再次加大了力度。 丽水各县(市、区)分别召开了部署会、推进会,在当地部署了电子签名、协同事务平台,从推进机构内部的“最大一次跑”改革转变为“无需一次跑”,做得很好,提前升级。
根据最新的第三者评价调查结果,丽水“最高跑一次”改革的“实现率”为93.7%,“满意率”为96.7%,人们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