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靖宇/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孙璐
经历5月份暂时银行结算汇率差异后,国家外汇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反映市场主体汇率预测和结算汇率意愿的银行结算汇率数据再次出现逆差,当月逆差规模为1328亿元(同值193亿美元)。 今年1~6月,银行结算的汇率差为2248亿元(等值332亿美元)。
上半年银行结算依然是逆差,但比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窄52%的银行代理商涉外收入总体呈顺差,2018年下半年是逆差。 综合考虑长期结算汇率和期权交易等其他供求因素,上半年外汇市场供求呈现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表示,上半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稳定,国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特别是从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后的5、6月来看,银行结算的月平均值逆转为66亿美元,比2018年下半年的月平均值减少44%,供求状况比较良好,月变动主要受市场主体的逢高结算和逢低收购的影响,体现了市场期望整体稳定和价格市场化的调节作用。
跨界资金流动的影响是可以控制的
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对中国外汇市场的影响受到外部关注。 王春英表示,外汇局实时跟踪评价了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外汇市场、跨境资金流动和国际收支的影响。 比较了今年5月、6月和2018年下半年各方面的情况和形势,可以总体控制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市场情绪和市场主体行为更加合理和平稳。 王春英表示,今年5月经贸摩擦升级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和贬值预期低于去年下半年。 在此基础上,市场主体涉外收支行为调整更加平稳,从5、6个月的综合情况来看,这两个月银行结算汇率的月平均反差比2018年下半年的月平均反差窄44%,银行代理客户涉外收入的月平均反差也比2018年下半年的月平均反差窄38%。
另一方面,在征收关税的背景下,中国的国际收支总体形势可以稳定控制。 王春英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美国对中国出口关税的措施逐渐升级。 但是,中国的国际收支总体稳定。 第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为490亿美元,比去年下半年平均每季度389亿美元顺差高很多。 第一季度非储备性金融账户顺差为488亿美元,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也显示了顺差。
从微观主体看,美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平稳,显示了中美经贸交易的紧密性。 商务部统计显示,今年1~5月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4%。
王春英表示,综合看来,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外汇市场情绪稳定性得到加强。 与此同时,中国继续创新宏观调控,重视政策措施的事前调整,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内企业等市场主体也积极应对变化。 同时,中美企业之间经贸往来的紧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他说,这表明我们有信心应对形势变化,维护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稳定。
全年经常账户很有前途
继续小幅顺差结构
展望下半年过境资金的流动情况和国际收支情况,有利因素还很多。 王春英表示,在当前的内外环境中,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稳定的因素依然很多,预计下半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仍然总体稳定。 国际收支方面初步判断,今年第二季度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依然顺利,全年经常账户仍处于合理区间,小幅顺利结构可能继续存在。
具体来说,王春英认为,国际货币环境比较缓和,为中国外汇市场稳定提供了有利条件。 美联储有降低利率的可能性,欧洲和日本的中央银行也表明了货币政策的立场。 最近,无论是其他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放宽货币政策的动向。 在这种情况下,最近美元汇率稳定,中美利差扩大,这些因素为中国外汇市场稳定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另外,目前市场对中国经济期待平稳,近期国际市场交易的中国国债信用违约价格比去年年底下降(价格越低,认为市场违约风险越小),表明国际市场整体上更好地看待中国经济。
关于经常账户的变动,王春英认为经常账户是小顺差或小逆差,属于基本平衡的合理区间。 其中从长远看,中国账户还有基础,有条件地维持在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