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召开的2019年边缘计算产业峰会( ECIS2019 )上,中国移动研究院正式发布了《计算能力感知网络技术白皮书》。 该白皮书由中国移动研究院和华为执笔,首次向行业介绍了计算能力感知网络( CAN,Computing-aware Networking )的背景和需求、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引进应用场合和关键技术验证等内容。
计算能力感知网络从逻辑功能分为计算能力服务层、计算能力平台层、计算能力资源层、计算能力路由层和网络资源层5个功能模块。 其中,计算服务层承担着普遍计算的各种能力和应用,客户将对业务SLA的要求传达给计算平台层。 计算能力平台层建模计算能力资源,映射客户SLA请求,并将信息传递给计算能力路由层。 计算路由节点可以综合考虑用户需求、网络资源状况和计算资源状况,并将服务应用程序安排在适当的节点上,以优化资源利用率和实现最佳用户体验。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开展计算能力检测网络技术研究与标准化工作,2019年10月召开的ITUSG13总会上,中国移动主导的“计算能力检测网络需求与应用场合”立项通过全会,成为计算能力检测网络的首个国际标准项目。 在2019年11月召开的IETF 106会议上,中国移动联合华组织了计算能力感知网络路由层的重要技术——“计算优先网络”技术研讨会,主导提出了三项核心建议。 会议吸引了包括国内外运营商、知名大学在内的23家专家学者的参与,引起了参与专家的热烈讨论,为推进计算能力感知网络协议技术标准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计算能力感知网络的研究,中国移动联合华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许多MEC网站开始部署计算能力感知网络实验网络,节点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0km,平均时间约为4ms,平均通量接近1000Mbps。 本次实验对计算能力感知网络的MEC系统和传统的MEC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比较了系统的计算能力容量和端到端平均延迟两项性能指标。 测试结果表明,对于理想的网络负载配置,系统计算能力将提高33.17%,端到端平均延迟将提高35.29%。 此次测试验证了计算能力感知网络能够网络化边缘计算节点,通过网络计算协调调度将服务请求分配给更优化的边缘节点,优化边缘协调、整体系统负荷平衡、资源利用率优化和用户体验的
计算能力感知网络有望成为运营商B5G/6G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新基础设施之一。 中国移动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合作,推进计算能力感知网络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