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桂林在11月20日电人们经常使用“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比如当事人有比他人更容易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但是如果这个机会不对,就会造成灾害。 最近,广西桂林市税务局第三检查局因利用职业优势,知法破法,虚开收据事件,被桂林市七星区检察院公诉处9个月徒刑,罚款2万元。
2018年初,桂林税务部门利用征管大数据分析,发现一家物资商贸公司在发行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未按时申报。 税收管理人员通知申报时电话空白,税务检查部门立即立案,启动失联检查程序,抽取立即收据人拍自助收据时拍摄的相关影像,提前请求公安机关介入。 公安机关立即收到发票的人是那家企业的兼职会计李某。 随着资料的解读和验证,事件逐渐曝光。
原来,李某打工的这家公司是一家空虚的企业,李某的专业知识从中嗅出“商机”,认为只能发行少量增值税普通发票后,毅然冒险,开始了自己的虚开“生意”。
2017年底,李某在广西桂某律师事务所、桂林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兼职会计期间,货物未实际交易的情况下,通过微信与下游应收票据企业联系,约定按票面额的2%支付开票费用后,从中介刘某处收到6张增值税普通发票。 发票金额合计48.65万元,税价合计56.93万元。 李某从中赚了两千元。 李某的行为已违反发票管理办法。
2018年初,李某在任桂林某广告有限公司打工会计期间,如果没有货物实际交易,也可以通过微信与下游应收票据企业联系,承诺以面额的3%支付开票费用后,从中介刘某那里取得的增值税普通票据总额为155.78万元,税价总额为168.12万元 李某又从中受益。 李某此时已违反了刑法。
后经验证,开票机关都是逃脱失联的非正常企业。
李某自己开设财务咨询公司,低工资数十家公司采用兼职会计和代理会计申报税,这些公司中有虚开集团注册的空壳公司。 李某在虚开集团成立的空壳企业任职,可以得到虚开集团的开票信息。 另一方面,某财务制度不规范的企业知道需要购买发票税前扣除费用,以面额的2%-2.5%的比例向虚开集团经纪人购买增值税普通发票,以面额的3%的比例以开票费用出售。 李某对借“近水楼台”得到的信息,抱有幸运心理,认为税务机关不关心小额增值税普通发票,虚开普通发票的风险不高,赚取零钱应该没有问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22条升级到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0条,最终执法
收到空壳虚开公司和相关虚假账单的公司正在接受税务机关和司法部门的调查,一些公司和人员受到处罚。 李某自己贪得无厌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龚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