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8日,第七代天籁正式上市,成为日系三大中型车中最慢的一代,VC-TURBO 2.0T引擎和6秒前0-100km/h的加速成绩声誉大,制造商抱有很高的期待,媒体也几乎全部受到好评。 现在,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新一代天竺的表现怎样了,又达到了当初的期待?
你的销售量和价格保持了多少?
从销售业绩来看,天籁现在维持着月收入万台左右的成绩,这个成绩不差,在细分市场上位于第二阶梯队的首位,与上一代天籁几乎处于同一水平。 但是,和世代交替后的雅阁、凯美瑞相比,天竺的表现稍微不能得到。 雅阁换届后销售量明显激增,现在月销售量已稳定在2万辆左右,累计销售量在细分市场居首位,更是继思域之后本田的第二年销售量突破20万辆。 另一方面,凯美瑞现在的销售台数也维持在1万5千台左右,虽然和雅阁有差别,但也可以进入中型车市场前三。
从销售质量来看,天籁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发售当初因为没有终端优惠,天籁的销售额超过了4000台,但是出了优惠后才稳定在万台的水平。 笔者在寻找店铺的过程中,发现天竺2.0L车的优惠幅度在30000元左右,2.0T车的优惠更大。 另外,天籁2.0T车现在采用定购销售,销售店几乎没有车。 即天璋22222000000
反观雅阁和凯美瑞,上市时间更早,但优惠幅度更小,雅阁现在1万元左右,凯美瑞优惠数千元,有些地区还没有优惠。
纵向比较,下一代天籁的绝对销售量和终端的优惠幅度与上一代车大不相同,不能说是后退。 但是,在横向比较中,天籁确实跟不上第一阶梯队的步伐。
产品中没有纯粹的问题
仅从产品来看,天籁2.0L车有两个劣势,一个动力相对较弱,二个安全配置和辅助驾驶配置相对较低。 但是考虑到终端价格和智能配置的优点,天籁2.0L车的竞争力并不坏。 与高功率汽车相比,天籁2.0T汽车不仅价格优于凯美瑞混合、雅阁混合,动力强,配置全面,油耗低劣。
因此,我认为这一代天竺的相对式,其实不是产品的锅,而是产品定位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下一代天璋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0652
实际上,日系三大中型车的前一代是商业模式,换代后也很年轻,正在变成运动化。 天籁的问题是入场时间慢,首波运动中型车的潜在顾客已经被凯美瑞和雅阁消化,开枪打好了销售基础。 天籁从一开始就面对雅阁和凯美瑞两位强有力的对手,初期还没有终端优惠,第一战输了,无法形成良好的市场舆论,后续的市场表现也受到了影响。
除了时机,天籁最大的问题在于品牌。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日产确实符合“技术日产”称号,R32所搭载的无与伦比的改造可能性RB26引擎也具有优异的平滑性,连续14年获得“沃德十佳”的VQ系列引擎也被称为“世界第一”。 但是,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日产连续7年亏损,终于被雷诺收购了。 之后,戈恩进入日产董事会,开始对日产进行改革。 戈恩对日产的贡献并没有消失,仅仅2年就让日产盈馀,但是推进的“低成本”战略也不可否认将日产与“技术”标签脱节。
现在提起日产,几乎没有消费者将其与“技术”联系在一起,更加舒适,性价比更高。 笔者周围,因为价格低而最终选择轩逸的人很多,但是因为价格低而放弃天籁的人也很多。 换句话说,日产品牌价值随着“低成本”战略的推广而逐渐下降,对入门市场的影响可能不大,但在需要品牌支持的细分市场(如中型车),日产品牌价值下降的最佳例子是天璋22222222222222653
因此,当日产的品牌价值不足以支撑中型车的溢价时,就是天竺落下的时候,与此同时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沼也无法摆脱。 典型的例子是雪佛兰,beck的下垫,my sharp XL的入门价格下跌到12万,但市场表现不乐观。 需要注意的是,迈锐宝XL 2.0T车的产品力在班车中属于上游,不是花架。 日产延迟重塑品牌形象的话,在下次竞争中成为二线的可能性很高。
最后写
现在的日产已经变得平凡了,虽然它是天璋2222222222222222222222652,但实际上VC-TURBO引擎值得骄傲,日产的基础仍然存在,但随着品牌的发展微乎其微,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也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