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_“一国两制”赋予澳门对外交往独特优势——访外交部驻澳门特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沈蓓莉

标题:“一国两制”为澳门对外交流独特优势创造了可喜的成绩——访问外交部澳门特区特派员沈蓬莉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后,外务省驻澳门特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沈蓬莉最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澳门对外交流的优势来源于“一国两制”,在全国对外关系的领导和牵引下,澳门对外交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提高澳门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取得了国家 与此同时,外交部驻澳公署也推动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积极落实外交惠澳方针,不断增强澳门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信心。

沈蓬莉说,澳门对外交流的优势,从根本上来源于“一国之书”。 “《一带一路》倡议、广东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为深化澳门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同时,中央给出了澳门“一中心(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一平台(中国和葡萄牙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一基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文化共存交流合作基地)”的发展定位,明确了澳门对外交流的方向和路径。

沈蓬莉指出,澳门对外交流的优势来自“两制利益”。 澳门基本法明确,澳门特区在适当领域以“中澳”的名义,可以参与对外交流和一些国际事务。 这为澳门开展对外广泛交流合作提供了最佳制度安排。 另外,在“一国两制”下,澳门保留国际自由港地位,便于世界先进的投资、管理、人才等资源进出,中外多元文化协调共存,这些成为澳门对外交流的有力支持。

对于时隔20年的澳门对外交流成绩,沈艾莉回归祖国后,在全国对外关系的领导和牵引下,澳门对外交流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通过对外交流合作,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经验,为寻找和完善具有澳门特色的发展路径提供有益参考。”沈蓬莉说,越来越丰富的对外交流使澳门城市“名片”更加明亮,使澳门形象更加新鲜。

与此同时,澳门对外交流合作形成以欧盟、美国、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和葡萄牙语国家为重点的“点面结合”布局,合作领域广阔。 澳门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和能力逐渐提高,参与国际组织的数量从回归前的51个增加到现在的120个。

沈蓬莉指出,澳门充分发挥了自己东西方交流的独特优势,开展了世界各国特别是美欧、葡萄牙语系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域友好交流合作,促进了自己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和有关国家的双边关系。 “基于基本法规定和澳门的实际需要,特区积极参加国际组织活动和各种国际会议,发出澳门声音,提高澳门的国际影响力,协助国家多边外交”

“一中心、一平台”是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线索,也是公署实行外交惠澳方针的重点方向。

沈蓬莉表示,公署将积极利用外交资源优势,通过允许特区对外商签订航班协定,发展澳门国际机场新航道、航点,提高澳门通报能力,深化“世界旅游经济论坛”与世界旅游组织的合作, 在提高论坛规格和影响力,加强澳门旅游业发言权的同时,深化和支持与“中葡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的交流合作,指导特区适当应对洗钱、税务等领域的国际评价和审议,不断优化商业环境。

近年来,官署积极发挥外交资源优势,帮助澳门参与“一带一带”的建设。

沈蓬莉表示,公署将建设周边国家“市长访问计划”等对外交流平台,指导澳门扩大友城交流范围,进一步深入实践,包括老挝、越南、柬埔寨、 在与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的“一带”框架下加深实务性合作的认可或合作特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司法合作、投资保护、税收信息交换、避免双重课税等领域的双边协定或相关领域的国际条约,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法治合作的特区对外商签署免签证协定,给予特区护照免签证和免签证

“我们积极推进“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开普敦条约”等澳门手续,澳门向“一带一带”沿线国家市场,为发展飞机融资租赁、空白钻石贸易、宝石等特色产业提供国际法层面的援助”。 沈蓬莉表示,支持特区和国际组织签署实习项目,推荐特区公务员参加国际组织初级职员项目,支持特区社区申请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询人地位等,拓展特区培养适应“一道”建设的国际人才渠道。

澳门爱国爱澳传统深厚,随着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加强,澳门对外交流合作继续扩大,澳门同胞越来越关心国家建设和中国外交。

“公署非常重视向澳门青少年介绍国际形势和国家外交政策,通过多年的实践,构建“澳门青少年外交知识竞赛”“青年外交官进校”“国际法进校”等品牌活动,得到特区各界的积极评价。”沈艾莉说,公署每年都会: 为特区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举办招待会、座谈会、开放日等各种活动,介绍国际形势、中国外交、有关澳大利亚外交的成果。

“现在,多样性、包容性、魅力澳门的新形象受到欢迎”沈蓬莉表示,公署将继续全力发展澳门,造福澳门同胞,向世界展示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