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3_镇江经济“实步上行”,GDP增速从3%到5.9%

七月,和往常一样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 气温不仅像中年男性的发情线一样上升,舆论场上的各种议论也像阿姨聚集的广场舞蹈一样,这种起伏变得激烈。

其中,上半年经济数据的“排行榜”,特别具有话题性和关注度:分析、对比、排行榜、炫耀、歌唱衰退……数字包含在这一瞬间的喜怒哀乐,往往是中考成绩,如同它在7月份的另一个排行榜中的情况和表现。

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镇江出了大部分的经济成绩表,经常成为话题。 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后,各种意见纷纷表示,个别指责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炎热。 幸运的是,虽然不会说经济数据,但也有“任何人都很时髦的女孩子”这样的事情,但是经济的逻辑和发展规律,从来没有转移过人的意志。

打着“大数据”牌子的所谓分析文章,以抹黑歌唱衰退为动机,以惊人为目的,行间的数据错误,逻辑曲折(事实几乎不合逻辑)。 虽说是“10万+”,但只不过是流量时代受欢迎的恶作剧,不值得驳倒。

镇江经济的发展到底怎么样了?

另外,仅从目前的经济数据来看,上半年镇江的经济表现及其发展趋势,完全被称为“可能性”。 与此相对,在政府的评价中,经济运行保持着结构性的发展态势。 我认为,对于政府的谨慎和认真,更乐观坦率的判断是镇江经济进入了新的阶段性的上升道路。

值得强调的是,这是自去年以来,全市大力追求实效的风潮,在振兴工作实务性、数据真实性、实体经济后,经济发展出现的新趋势。

这样的发展趋势,镇江经济“稳步上升”可以说是一句话!

1

经济发展再次回升

镇江经济进入上行道路说“复活”,从经济的下行说起是毫无疑问的。

去年年初开始,镇江经济和全国一样,处于下行区间。 我认为这种共性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 总的来说,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变为“中高速”。

当然,从全国来看,去年镇江经济下滑的速度和幅度远远大于去年镇江经济下滑的幅度(这也是导致网上非难和镇江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这种下行趋势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逐渐到达谷底。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仍面临巨大下降压力,全国和省全体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镇江经济临时建设后又回到上升途径。

新华社资料图

用嘴说没有根据。 请以大家都很高兴的GDP (地区总产值)为例。

去年第三季度,全市GDP增长率由上年度的7.2%下降到去年第一季度的4%和去年上半年的3.5%,再次下降到3%。 截至去年年底,该年( 2018年)全市实现GDP4050亿元,最终确定增长率为3.1%。

有趣的是,在此期间,由于上一年度GDP的减少和统计过程中不同节点的数据差异,镇江GDP的负增长产生了误解。

进入2019年。 第一季度,镇江市实现GDP1152.12亿元,比上年增长5.5%,经济运营企业稳步回升。 截至上半年底,全市实现GDP2216.3亿元,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5.9%,经济运行状况进一步好转。

从2017年底到2019年上半年,镇江的GDP增加率按照7.2 %→4 %→3.5 %→3.0 %→3.1 %→5.5 %→5.9 %的运行轨迹进行。 根据这条“v”字形曲线,今年以来镇江的GDP增长率明显上升。

如果说DGP是预期的、初步的计算和绝对值的可比价格差异,那么一些尚不直观的先行指标和支持性指标也许能够解释问题。

工业电力使用量是地区经济的重要硬指标,经济界被视为判断经济增长的“克指数”之一。 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比第一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

据笔者观察,实际上从今年2月开始,全市工业用电量的增长率由负转为正,中途推移,与全市经济运行趋势很好地吻合。

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值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数据流可以与GDP数据流相互证实。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率增长4.2%,比第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 去年6月以来,全市的这个数据“沉入水中”,到今年1月为止为-1.5%。 然后,“浮在水面上”不断上升。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发展的“三轮马车”之一。 去年以来,镇江的固定资产深度被调整,大幅度下跌,但是从去年年末开始增加率变为负值,减少率变窄。 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下降幅度最低,比第一季度上升6.9个百分点。 整体趋势明显上升。

综上所述,至少今年上半年镇江的经济发展肯定已经在上行道路上,即使这个上行是阶段性的。

2

再看“镇江质量”

如前所述,今年镇江经济的方向性和上升是全市大兴求实的风、矢志产业增强后的方向性和上升。 在工作现实、数据真实、振兴实体的前提下,这种上行发展是宝贵的,质量也是丰富的。

更重要的是,镇江经济必须通过这一“稳步”步伐,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步伐坚定,质量提高,从上半年经济数据中的一些“占比”看,可能会清晰可见。

镇江产业结构长期“偏重”,高质量发展的不二路径是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如何转型升级? 这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依赖于新旧动能的转换。

图为镇江新区发表的

今年上半年镇江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代表科技创新和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产业经济增长。 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率增长7.1%,增长率超过全工业的2.9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工业的占有率上升了1.2个百分点。 其中,宇宙航空、医疗器械业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1.8%、18.8%。 同时,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27.7%,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

新华社资料图

与之相对应的是,上半年全市制造业高能行业产值比上年同期下降1.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3.6个百分点。 租赁、科技等新兴服务业也保持快速发展,实现税收分别增长12.4%和16.1%,成为税收增长的主要支持,比重达到10.1%。

实行产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来制造业的表现,是镇江经济“不现实”的重要尺度。 今年上半年,全市制造业投资占57.6%,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例为83.3%,比上年提高了23.7个百分点。 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投入先进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并不断取得成效,保证镇江经济发展基础牢固,质量优良,后力充足。

发展质量不高,经济活力也能说明问题。 民营经济如何发展,最能体现地区发展活力。

事实证明,今年上半年镇江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其中,民营工业增长率比上年增长6.5%,增长率超过全工业的2.3个百分点,工业增长3.6个百分点。 民间工业对工业成长的贡献率超过8成,所占比例达到57.1%,比去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

新华社资料图

3

“怎么下车”和“怎么爬”

以往的文章可能有两个疑问。 在大家的脑子里盘旋。

一是2018年镇江经济为什么大幅下跌、深幅下跌?

另一个是,2019年上半年镇江经济的上升趋势能维持吗?

这是很复杂的两个问题,笔者基于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试着回答一下。

首先是增速降低的问题。 近年来,世界经济因各种原因而处于下行区间。 中国经济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但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下行压力不断增大。 ①镇江经济增长率下降主要是宏观经济下降的产物。

当然,也有中度和微观的理由。

近年来,随着新发展理念在全国各地扎根下来,“三去一降一补”的供应方结构性改革正在向深度推进,成为巩固数据指标、巩固经济基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2017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统计部门的统计理念、统计口径、统计方法发生了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表现,“统计制度规定的口径调整、强化统计执法”。

由镇江政务出图

具体去镇江。 2018年镇江进入了变革发展过坡的时期。 全市发起污染对策攻势,解决城市债务等风险,解决各种历史问题,“困难比预想的多,挑战比预想的大”。

这一年,根据中央、省委等上级的要求和自身的“求实”诉求,②镇江的产业经济自行“减分”,关闭一部分“散乱污染”企业,淘汰很多落后的生产能力,经济增长受到自然影响。 更重要的是,全市经济运行指标数据层压实,实现了“有效消化过剩基数”。

在口径调整、数据压实的背景下,简单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不仅没有什么意义,而且容易形成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应变判断”。

例如财政总收入(这个数据对分析地区经济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现在很多地区没有统计),镇江财政总收入(包括国税缴纳部分) 2016年为671亿,2017年为738亿,2018年为487亿。 2018年的数据似乎大幅度下降,但并非如此。 原因是今年“财政总收入”统计口径发生了很大变化,排除了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政府基金收入、国有资本运营收入等。

新华社资料图

其次是上行趋势是否持续的问题。 对此,笔者的判断是肯定的。

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看,当今项目投资是明天的经济增长点,也就是后天的经济增长点。 2017年5月,镇江强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以来,全市一直重视引进产业项目,特别是先进的制造业项目。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入库系统项目(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 132项,比上年同期增加20项。 其中制造业项目106个,增加35个,比重80.3%; 新入库亿元以上项目89项,5亿元以上项目14项,10亿元以上项目10项,比上年分别增加3项、1项、3项。

今年上半年,全市178个重点产业项目已有94个,开工率为52.8%。 移动能源电池、长城汽车核心部件、北汽麦存储、壹度半导体四个重点项目共投资50.1亿元。

新华社资料图

不断落地的产业项目是为巩固镇江产业强市的阶梯,稳步向这个城市提供的。

资料来源:中山东路4号(臧否先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