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亲戚朋友和同事签名的红色横幅,支持吕超超
□大河报大河客户记者蔡君彦通信员文梅英语记者许俊文照片
本报通讯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助陌生患者救命,河南一直如潮涌般热爱: 10月14日,我省志愿者吕超超、董雨露、李振亚同日捐献“生命种子”救人,将我省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数更新为799例10月15日 记者从省红十字会获悉,15日的捐款顺利结束后,我省成为全国第一个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达800例的省份。
“吕超超,你是我们的骄傲! 14日上午,焦作聚氟乙烯公司的鲁超在省人民医院捐款时,朋友和家人和同事拉着带有签名的红色横幅进行支援。 90后的“奶妈”在2018年通过公司活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没想到“缘分”来得这么早。 能用这个方法拯救一个人,我很高兴。
董雨露来自信阳市平桥区妇幼保健院,是基础卫生医疗工作者,热衷于爱冈敬业、勤奋、公益。 他于2018年6月加入中华骨髓库,获悉今年8月与血液病患者首次配伍成功,欣然答应捐款,能够在自己的成年捐献“生命的种子”,觉得很有意义。
28岁的李振亚来自驻马店的平舆县,在红十字会工作,了解患者和斗病的痛苦,感受到很多志愿者救人的温暖,于2015年加入中华骨髓银行,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想帮助患者康复。
15日上午,最爱的暖流持续流动。 信阳市淮滨二中政教处主任、思品课张显奎先生、郑州市爱人士时保江同日在省肿瘤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给两名血液病患儿送去了再生的希望。 其中,张显奎顺利捐献后,成为我省第800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时保江捐献的“生命种子”也跨境救助以色列儿童。 这是中华骨髓库的第二例,河南省的第一位志愿者将造血干细胞捐献给以色列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