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市场调控_苏州楼市调控之下,新房热度下行,二手房市场表现如何?

今年5月以来,苏州房地产管制政策频繁出台,初见成效,但有些不足。 724控制新政重新编码,全面升级限购、限售、限价、限贷,严格执行不炒房,“稳定地价,稳定房价,稳定期望”。

在严格限制持续的市场下,土地市场有点冷,地价下降,停止现在住宅的前手成为了拍土的新常态。 新房热量也下降,市场供应放缓新步伐,楼盘安静销售,冷热分化。 7月后半期以来,新家周围的成交量进一步下降,下位的地位持续着。

现在724新政落地还不够,苏州二手房市场表现如何变化?

六、七月份苏州二手住宅的交通量陆续减少

克瑞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7月苏州市区二手住宅成交数为63480套,比上年同期增加48%,最近3年同期苏州二手住宅成交数最高,二手住宅成交数为新建住宅的1.17倍。

第二季度二手房总体交通量居前列,5月份更高达近12000套。 6月出现新政影响,成交集数11052套,环比下降8%。 7月二手房成交持续下降,成交套数10434套,环比下降6%。

最近3个月苏州二手住宅周度成交数据如下图所示,可以略微反映对二手住宅成交的影响变化。

随着5月份511新政落地,网络集中,交易量稳定,每周成交近3000套,仍居高位。 6月中旬以来,交易量呈明显减少趋势。 新家集中推进新的分流效应,出现了两个511个新的政治效应。

七月份的产量整体下跌。 724新政本周,由于系统暂时停止了网络签名的积压,成交量下降到了低水平。 新政后2周的交易量有所恢复,主要是解放滞留在新政前的网络书籍。

总的来说,511新政对二手住宅的抑热作用自不必说,724新政的落地时间还很短,从数据来看,新政的影响不明显。 近2周来,滞货网标签的释放带来了小波恢复,但周成交量持续在1,2000低位,整体下降的倾向明显。

七月份苏州二手住宅总体交易量稳定

从二手房成交情况来看,7月,二手房整体成交稳定,新建房屋成交100万平方米,比上个月增加10%,由于限量销售,二手房连续2月下跌,7月成交106万平方米,比上个月减少5%。

8月份以来,随着7.24控制新政的影响逐渐释放,苏州的购房需求量逐渐萎缩,市场交易量预计会减少,市场明显冷却。

各地区二手住宅市场的产量价格

在各区二手住宅的成交中,7月份几乎6月份的市场动向持续,除苏州区外,其他各地区的二手住宅的交易量持续环比下降。 各地区的成交平均价格稳定微增。

小区二手住宅的交通量环比持续减少20%

值得注意的是,以限定销售和学位政策为重点的住宅区,近2月份交易量减少。

其6月份成交数量为2270套,比上个月减少了20%,7月份成交数量为1811套,再次比上个月减少了20%,被姑苏区、吴中区赶超,跌入落户区域第三位。 其成交平均43639元,价格稳定。

由于住宅区的合同数据逐渐下降,新政府的影响正在逐渐扩大。 尽管如此,住宅区的新房很稀少,由于高端的改善,其本身主导着二手住宅市场。 莲花新村、玲玲湾、路力凤凰城等人气小区的二手住宅市场依然很热。

其他地区的二手住宅市场影响很小

其他地区影响不大,苏州区依然保持活跃的成交态势,正在取代园区连续地区冠军,7月份合同量又达到约3千套,大大帮助了当月全市的成交表现。

姑苏区也主导二手住宅交易,占据学区资源优势,不受新政影响,热情持续上升。 老新村的住宅来源很受欢迎,面积小,总价格低,学区套装很有魅力。

吴中区表现稳定,约2000套。 性价比高的新房选择面窄,二手房市场关注度高。 吴中城南、尹山湖板块成活度一直很高。

吴江区7月份合同量下降到1500套左右,由于新房市场变热,二手住宅市场的关心度减弱。

新区也有1300套左右的活跃,学区新政不以新区的二手住宅为对象,核心区本身主导二手住宅交易,短期影响很小。

另外,还有客户相城区,合同量稳定在一千套。 地区销售新盘较多,纯新盘陆续上市,选择面广,二手房市场成交当然分流。

今年下半年,苏州二手住宅的交易量持续减少。 5.11新政已经达到3个月,新政效应持续发酵,对苏州二手住宅市场的成交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园区尤为明显。

7.24控制新政升级对二手房市场必然有进一步的抑制作用。 然而,目前网络签名普遍推迟,新政的具体影响可能从8月底到9月底出现。 继续高压控制,苏州大厦市逐渐理性平静。

楼市的市场调控_苏州楼市调控之下,新房热度下行,二手房市场表现如何?的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