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华声在线
4月9日,三一重工的18日现场,作业人员检查了泵车的悬臂工程。 湖南日报华声网络记者傅聪摄
11月29日,蓝思维智能机器人下象棋,吸引了很多观众。 2019年湖南(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上展出的新型智能装备,令观众震惊。 湖南日报华声网络记者罪鹏博摄
4月3日,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2019网络岳麓峰会“跨境融合链创造未来”区块链技术应用论坛现场。 湖南日报华声网络记者傅聪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邓晶瑛
“钻机指数”好,基础设施“修补板”效果显着的产业投资势头强劲开始,企业转型升级效果提高的新行业投资打破先锋,产业和消费“双升”……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湖南省发挥了投资重要作用,稳定投资效益明显,为全省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前10个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连续5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长率居全国第四位。
我省投资的稳健引擎在哪里?投资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未来的投资空间如何扩大?
1基础设施投资稳定——
着重于“补短板”,把钱花在刀刃上
入冬以来,天气晴朗,是冬春水利建设的好时机。
在青山县毛俊水库的枢纽施工现场,大型机械全力运转,水库日益“高”。 该国重点水利工程正在开展工程“加速度”,全面完成后,将解决湘南地区部分农田灌溉和饮用水源短缺的困难。
另一个湘南热土,国家重点电网工程雅中-江西±800千伏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湘3标准段),在衡阳县渣江镇官埠村全面建设。 这个国家“五纵五横”骨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后将大大解决湖南省电力不足的问题。
今年以来,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了快速的马加鞭,成为稳定投资的重要引擎。 根据省统计局的数据,去年全部省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去年减少了10.1%,今年第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变暖”,比去年增加了2.8%。
这一显着变化是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以补短板为重点,加快了地方特殊债务发放进度和项目审核速度。 我省各地通过开展政银企业合作对接,向各金融机构、社会投资者介绍了前期工作成熟的重大项目和辅助政策。 其中有83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额达8935亿元。 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快了重大项目落地。
今年8月8日,正值工程建设的“黄金期”。 省委书记杜家毫实地调查长株潭“三干两轨”建设时,发布了争夺全省早晚建设的“动员令”。 要牢固树立项目论英雄,以业绩负责指导,以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全省稳定投资、稳定增长。
从我省今年开工的重大工程来看,长期工程明显增加: 6月,常益长高铁实质性开工7月,我省历史最大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总投资243.24亿元的平益高速开工……
动工前动土。 从目前业界流行的“挖掘机指数”来看,基础设施投资迎来了新的发展窗口。
“挖掘机指数”被视为反映投资趋势的“晴雨计”,来源于建筑机械巨头三一重工。 也就是说,正确定位基础设施最初使用的挖掘机,通过物联网形成了作业时间大的数据。
三一重工表示,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挖掘机指数”,挖掘设备的作业时间累计比去年上升了10.6%。 其中,从5月到8月,每月的上升幅度比去年超过20%。
“我们将稳定明年全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状况,公司明年的收益将继续增长”。 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自信地说。
投资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但也有人担心基础设施领域会受到“洪水灌溉”的强烈刺激
他谈到“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基础设施投资,不是“大水溢出”,而是追求“正确的滴灌”,着眼于“补充短板”,确实会花钱。” 据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负责人介绍,我省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以往不同,重点是消除贫困、铁路、公路、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弱点,力图取得稳定的增长、结构调整、民生的一举多得的效果。
年底初,湖南许多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建成或完成生产。 黔张常铁路月底开通,张家界市、湘西苗族自治州人民首次迎接高铁的乌山联络线明年1月开通,益阳、常德人民首次迎接城市铁路列车的全省364万亩高基准农地将于明年3月建成,广大的湖湘农村将呈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美丽画面……
2“从虚到实”的结构很优秀——
产业链、产业生态诱因强,投入产出比“精力计算”
十二月长沙高新区,产业项目建设兴盛。
电科8英寸集成电路项目现场已竣工,目前正在进行清洁厂房装修和设备采购的桑顿新能源智能网连接科技园锂电池及其相关工程项目36万平方米现场全面关闭
"这些项目在一年内实现了开工和竣工。 12月14日,长沙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元帅军兴奋地告诉记者,该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上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5.2%,远远超过省级。
在采访中,项目负责人对记者产生了兴趣,“预计长沙市近一半的工程车辆将在长沙高新区的产业建设现场行驶”。
这是我省“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持续升温的生动实践。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产业投资重视向优势地区、优秀企业、新兴产业的倾向。
年初至岁末,从省委、省政府到各级部门,多次集体参观智能制造项目,大大动员了网络和“智能+”投资热情
投资超过一千亿元的中联知识产业城市项目开始,大幅提高我省工程机械总体制造水平,改善关键部件的当地辅助能力
电科8英寸集成电路项目带来投资超过200亿元的三安光电三代半导体项目定居,解决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芯片制造的“勒颈”问题,提高产业自主控制水平……
据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负责人介绍,“各地吸引外资不是“一把抓”,而是围绕水平丰富的产业链、产业生态吸引”,今年省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投资增加了19.5%,成为稳定投资的“主力军”。
增速稳定,结构更好。 许多企业以技术改造、设备升级为目标,投入产量优于“编制预算”。
走进三一重工“18号现场”,好像走进了庭院。 传统模式下,一条生产线通常只生产一个产品的这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可以装配30多种工程机械设备。
在梦宫,机器人连续运转,床不断地离开核心。 自动化生产线投入后,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成本降低了20%。
不变革而死,寻求变革的柳暗花明。 增加变革的升级投入,使传统制造业“老树长出新芽”。
前10个月,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5.1%,比全工业投资快7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2%。
全省投资由虚张声势引向现实,结构不断优化,大大提高了民间投资的信心。
青思科技黄花生产基地是民营企业“大型”青思科技投资长沙建设的第六产业园,预计明年可以生产,成为世界第一的高端消费电子产业集群和5G设备的超级供应商。
“湖南是我的家,我影响了朋友和朋友,在这里投资,共同促进湖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青思科学技术组会长周群飞向记者讲述了这一发自内心的话。
青思科技术曾经遇到过就业瓶颈,湖南各级政府部门为此解决了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了今年第三季度消除赤字。
目前青思科技各园区已进入全负荷运行状态,周群飞信心十足:今年业绩有望实现飞跃性增长!
今年以来,随着微型企业全面实施普遍税收减免,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降到13%等一系列改革红利的释放,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民间投资活力爆发。
前10个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14.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首位。
3把投资引入“乘数效应”。 ———
抓住机遇开拓投资空间,找出有效投资与消费需求的结合点
12月14日,来自省市区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的二十多名决策者,在长沙经开区星沙块链产业园四楼会议室,围绕现在最热的“块链”,进行顶级设计的“头脑风暴”。
会议发出最新信号:湖南一定要抓住机遇,占领块链产业发展高地!
其实,我省从去年开始配置区块链产业,设立中部首块链产业园,包括湖南本土、北京、深圳等地的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超级电容)、航空和高速铁路新材料、裸眼3D、区块链技术、电影制作等区块
省委网络通信局巡逻员李球坚定表示:“为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必须计划为明年培养新的增长点。”
这种安排并非暂时发生的。
12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年的投资方向上显示了新的关键词“供求共同利益”“有乘数效应”。
“有必要找到有效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结合点。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此进行了分析,“供求共同利益”表明以新的消费需求为目标,增加投资、供给,培育新的产业,“乘数效应”要求在牵引作用大的领域引导投资。
例如,一些产业链长、环节多的新兴产业,在研发技术突破的同时,具有动力,可以提高整个产业的基础能力,同时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因此,在国内外环境越来越复杂、投资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建设5G商用、人工智能、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已成为我省增加有效投资的重要方向。
11月23日,湖南广电5G基站建成并运营。 这是中国广电获得5G商用许可证成为第四大运营商后的第一个5G基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700MHz+4.9GHz的5G基站。
2020年,广电5G正式投入商用,同时开展个人用户业务和垂直行业的应用。
“以5G+4K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有效投资,满足消费升级,有较大升级空间”12月14日,省工信厅局长曹慧泉在经济形势研判座谈会上提出增加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建议。
湖南加快规划布局,实施“政策能力”。
“稳定投资不必强烈刺激新的基础设施投资,也不必强烈刺激全面投资”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人透露,湖南将继续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发挥增加中高一贯供给的重要作用,深化投资领域“管理服务”改革,继续优化业务环境, 把资金投入到供求共同利益、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的“双向上升”。
无限的风景在陡峭的山峰上。 在全面建设即将到来的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那一年,湖南省投资稳定,稳定增长方向明确,有信心,为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重要力量!
“数”叙述亮点
10.1%
前10个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连续5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长率居全国第四位。
2.8%
第三季度,全省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变暖”,比上年增长2.8%。
25.1%
前10个月,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5.1%,比全工业投资快7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2%。
19%
前10个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14.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首位。
制图/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