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_由衷地赞叹,一位日本学者访问上海疫苗预防接种门诊后的感受

作者日本医疗管理研究所谷本哲也

“根据2017年松江区大学生的样本调查结果,有8成以上的调查者打算接种HPV疫苗来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目前我区每月只供应800到1100多支4价、9价的疫苗,不要求疫苗供应,接种的人只能预约顺序等待通知”。

上海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免疫计划的陆红梅副主任医师说已经发出了几张HPV疫苗接种预约票。 在日本,厚生劳动省考虑到接种的副反应,采取了从2013年6月开始不推荐接种的对策,因此HPV疫苗的接种率很低。 这和上海的情况正好相反,作为内科医生听了很惊讶。

我国代表学术机构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研究十馀年,于2019年9月访问上海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松江区位于上海的西南部,从市中心的观光名胜外滩,沿着高速公路大约走了1个小时的路程。 松江古称华亭,唐朝年间智华亭县,元朝年间变成松江府的是江南着名的鱼米之乡,原称“上海之根”。 2018年6月,作为着名旅游胜地,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公园以最新的高科技手段还原了数千年的文化历史变迁。 广富林遗址可以追溯到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而且与附近的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相联系,也许是三千年前引入日本的稻作文化的起源。 遗址科学考察认为,五千年前的人骨有亚洲东部最早的结核感染痕迹。 日本最初的结核病是大约两千年前的鸟取市青谷地遗迹,对感染扩散途径的历史考察研究也很有意思。

看到广富林,大约25年前访问上海附近的无锡时,想起了类似的观光设施。 但是,无锡的设施在短时间内被撤去,就像高中生的文化节一样,广富林遗迹充实,产生了怀旧的爱情。

松江区属于上海郊区,在城市建设中留下田园风貌,进入上世纪90年代松江经济迅速发展,现已发展成为约175万人居住的城市新城。 松江新城发展迅速,布局合理,林立的新高层公寓和低层住宅,以及现代化的商业设施,看到了松江区建设的效率。

这个地区吸引了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高中等多个机构,街道广阔,与上海市中心相比,能充分感受到地区的广阔。 很多居民开车上班,高峰时候干线道路也堵塞,左右道路边的摩托车和自行车的情况很少,但由于电动车很多,很无语,所以不熟悉的旅行者在走路时必须特别注意。 都是电动化的,排气的影响减少了,上海地区的空气污染也减少了。

图为上海市松江新城区居民住宅

松江新城区,巨大的购物中心(万达广场)和很多餐饮店鳞次栉比,有广阔的步行街。 夜市很晚,很多人带着孩子,很热闹。 街上治安很好,无家可归者也没看见。 一进超市,对超市的巨大规模、品种、数量都感到惊讶。 像棒球场一样大的大楼里,从日用杂货到饮食都有各种各样的商品,排列着在日本看不到的像美国一样的塑料瓶的水、啤酒等。

以前,访问上海市内的大型科学博物馆时,比起上野的国立科学博物馆,中国的做法更像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 在中国和美国的大陆文化中,感觉到共同点是无论做什么都很宽容,留学回来的精英们也许表现出了美国的竞争意识。

回到正传,进入现代化进程的上海、居民的健康对策是怎样的?在此次访问期间,与复旦大学姜庆五教授、赵根明教授、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姜永根等专家召开了联合学术会,讨论了彼此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今后共同关心的研究领域。 另外,为了了解松江区公共卫生的实际情况,参观了松江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一的中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参观了位于中心的1楼疫苗预防接种门诊(日本称为“疫苗接种中心”)。

联合会议与会者的集体照片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广域土地。 英国医学杂志《lancet》发表的文章指出,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医疗水平在中国国内分为五个阶段。 像日本这样,国民有保险在全国各地通用,虽然有地区差距,但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一定水平的医疗水平。 “中国的医疗就是这样”,产生了很大的误解。 此次参观的松江区也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示范区,拥有发达国家中最高水平的医疗设施。

实际上在这里看到的在预防接种门诊汇集的先进设备,在日本也很少见。 从星期二到星期六,以孩子为主要服务对象,每天预约接种约100-200人的疫苗。 在宽敞的候车室里装饰着迪斯尼风格的墙壁,与其说是医疗机构,不如说是孩子的休息室,充满了孩子的兴趣。

图为预防接种门诊的一角

在接种中心,一个房间被分配到疫苗储藏室,很多品种和数量的疫苗被冷藏管理。 为了应对接种后发生的过敏等副反应,每个接种的人接种疫苗后要花30分钟左右的时间,所以设置了带有儿童滑梯等装置的参观室。 从门到接待,从问诊到接种,远离观察,一系列步骤不断联动,充分体现了高效设计的合理组合。

接种流感疫苗的人,在日本几乎所有的医院,接种者都和感冒等一般患者混在一起,已知接种疫苗是在诊疗门诊进行的。 很多医疗机构都可以在任何地方接种疫苗,在显示其便利性的同时,为了反映各医疗机构疫苗接种量的减少,设置预防接种中心接种疫苗是极为罕见的。 因此,疫苗的供给和库存管理容易浪费,如果工作人员不习惯疫苗的话,也有错误接种的危险。 当然,在日本的大城市也开设疫苗接种中心,推进其集约化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由于疫苗中心是开业医生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医师会反对等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实际上很难实现。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当代中国生活必需品智能手机的使用状况。 在此,疫苗接种日程可以通过专用的应用程序预约,对预防接种证(在日本称为"母子手册" )使用ID条形码实施接种信息化管理,除了在每次接种疫苗时登记预防接种证之外,还可以根据接种疫苗的种类、相关代码、流通和冷藏保存的状况、接种日期、 接种医生等多种医疗信息需要用条形码集中连接,这些信息可以及时通过内联网传送到市、区二级数据库平台。 像2018年底使用的最新疫苗扫描接种和查询操作系统,现在智能手机预约率只有1~2成左右,接种者在上海市内不同的接种场所接种的话,具有数据库立即更新信息的优点。 因此,包括疫苗接种记录在内的个人健康信息也可以在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等进行信息化管理。

在日本MTI株式会社开发的“母子模型”这样的母子手册软件,一部分地方自治体已经作为书的母子手册工具使用。 但是,作为接种情况的管理,行政部门没有采取在云上收集并保管应用程序信息的措施,基本上是基于纸面的管理。 在有效利用电子信息方面,由于有个人信息的保护和依赖于现有的行政系统的习惯等,所以在日本,现状是很难推进电子化的。 当然,为了提供云化的医疗信息和管理,接种了公共卫生因素很强的疫苗,其行政状况作为电子医疗信息的管理,可能在一定意义上得到认可。

图为健康信息用的手机应用

昭和时代的疫苗数量很少。 从平成到令和的现代,很多疾病的疫苗都在实用化。 不仅婴幼儿,成年人和老人也要接种疫苗。 根据上海市实施的免疫战略,可以分为小儿卡介苗、甲型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破伤风、脑膜炎双球菌、日本脑炎(乙型脑炎)、麻疹、腮腺炎、成人肺炎球菌等疫苗。 两种疫苗(自费疫苗)中,有多种联合疫苗,也有戊型肝炎和手足病等在世界各国不普及的疫苗。

如开头所述,在日本被认可的HPV疫苗的种类(有2价和4价对应的2种),厚生劳动省不积极推荐,定期接种的现状是满足年龄条件的女高中生可以免费接种。 但是,现有的HPV疫苗由欧美的疫苗企业生产、独家销售,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从海外进口,自费接种的话费用都很高。

中国的HPV疫苗2016年批准了2价,2017年批准了4价。 目前不属于政府免费接种的范畴,需要自费接种。 针对9种感染类型(通称9价)的最新HPV疫苗,无论是日本(不被认可,一部分医疗机构进口),还是中国( 2018年被认可),价格基本相同,一次需要数万日元,一次接种3次,其费用接近10万日元。 上海的物价相对便宜,但经济上有些犹豫吧。

但是当地居民的健康意识还很高,仅松江地区就接种了3万人以上的HPV疫苗,接种了1万人以上,上海市全体实施了40万支以上的接种数。 话虽如此,由于需要接种的人数很多,供给不足,为了等待通知需要预约队列,这是上述情况。 在中国,很多市民喜欢接种进口疫苗。 因此,一些居民特意向中国香港、中澳、日本医疗机构接种疫苗。 另外,在中国香港,也发生了假冒HPV疫苗接种而被逮捕的事例。 在HPV疫苗过剩的日本,接种HPV疫苗的中国人最近急剧增加。 其实在我工作的那比任务诊所里,可以进口的东西在日本还没有被认可9价的HPV疫苗,但是和日本的接种者相比中国人多,有逐年增加的倾向。

现在,中国少数市民选择海外医疗,也信赖向日本提供的医疗品牌。 但是从这次预防接种门诊的情况来看,中国的一部分医疗水平已经超过了日本。 然后在黄海设计的电影《千与千寻》和《万引羊家族》的中国版海报在日本也成为话题。 中国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异星人的隐形眼镜》翻译版进入了畅销书排行榜,最近让人感受到中国软实力的情节在增加。 同样,在一些医疗领域,日本也有可能利用中国领先的医疗水平进入学习阶段。

从广富林湖光山色生态餐厅聚餐,走夜间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幽静的小路,眺望远方星空,从事医疗服务的立场,不必盲目地拘泥民族主义吧。 为病人提供跨境医疗服务在全球化的21世纪变得越来越重要。 虹桥机场在等候登机回程的时候,买了不到100元的“三体”中文版,为这次3日2夜的旅行划上了句号。

图为广阔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

作者:日本医疗管理研究所谷本哲也

译者:梁荣荣荣

本文修订者: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姜永根、郭晓芹、陆红梅

本文评委: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姜庆五,赵根明

这篇报道是公开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