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最大调水能力_南水北调4年多累计调水进津40亿立方米

天津北网消息: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开通以来,密云水库已满负荷运行4年多。“截至7月16日上午8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已向天津引水40亿立方米。这相当于在4年多的时间里将密云水库的全部容量转移到天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天津分局党委副书记孙建平激动地告诉前来采访的中外媒体记者。

站在南水北调河北子牙引水井大坝上,看到南水北调中线流入天津,注入巨大的引水井池,然后“分成四条路”,分别向中心城市、滨海新区、二王庄水库和海河输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投产以来,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连续安全供水1600多天,水质稳定达标。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已进入调水第五年,天津市的供水量逐年增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天津分局副局长强仁表示,今年的调水工程计划向天津供水10.96亿立方米,已按计划完成6.75亿立方米。

为了加强天津干线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安全供水、全面供水和安全供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天津分局形成了以运行调度为龙头、水质保护为核心、工程管理为基础、信息机电为保障、安全应急为关键的“五位一体”运行管理体系天津市行政公署工程部的工作人员王海江正在检查大坝,他说。

在引水井现场,分公司检验中心的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操作仪器演示水质检验。请注意,该引水水质的酸碱度、电导率、总硬度等主要指标均符合国家一级地表水标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理局天津分局水质监测中心巡视员刘俊鹏告诉记者,该分局已经设立了24小时自动监测站。此外,每周和每月还定期进行人工采样和检测,主要检测水温、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电导率、叶绿素等水质指标。记者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全互通”和“全封闭”输水方式保证了中线水源没有外来水进入,保证了第一条渠道的清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自投产以来,南来河水质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二级以上,全年大部分时间达到一级指标。

据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进入天津后将通过西河泵站和曹庄泵站向中心城市和滨海新区供水。为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和水厂安全稳定运行,市水务局将城市原水管道和引水工程巡查内容补充到二王庄,实现引水工程巡查制度的全覆盖。「去年年底,我们彻底清理了泵房调节池的淤泥。为了过滤原水中的漂浮物体和藻类,今年增加了三个拦截网。同时,提高了清理水库浮物和泥沙的频率,并提高了原水水质检测的频率,以确保原水的安全和稳定。”市水务集团交通管理中心副主任纪洪德表示,目前南水北调工程供水范围覆盖天津市区、市内四区、滨海新区等14个行政区,惠及近1000万市民。

自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运行以来,南水北调逐渐成为天津市的主要水源,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问题,重构了城乡供水新模式,有效改善了城市水生态环境,有效推进了地下水压力开采进程,为天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市水务局副局长唐齐贤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市将继续完善引河供水配套体系,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同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调水水源。(金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