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的BIM应用_如何在高铁站房项目中应用]BIM?

工程中的BIM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复杂。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严峻的考验。BIM作为国内工程建设领域最受欢迎的应用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基于建筑项目的各种相关信息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模型对建筑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协同管理。它有五个优点:可视化、协调、仿真、优化和绘图。目前,BIM应用于我国大型高速铁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项目的项目管理,如广深港铁路、港珠澳大桥等项目,极大地提高了技术创新和管理方法。

在当今经济和信息社会,只有先进技术和高科技设备才能占据更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BIM的提出反映了建筑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实施。它的应用促进了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活动的有机紧密结合,解决了大规模工程管理中的许多管理问题。

1.BIM模型处理

基于Revit建立了高速铁路车站住宅项目的BIM模型。采用Revit的中心文档以多种方式建立模型。模型分类包括:土木工程模型、机电模型、暖通空调模型、电气模型、给排水模型和装修模型。

应用于BIM过程管理的模型都是施工模型。项目整体模型区分为南站房、北站房和中心站房。楼层分为地下出口层、轨道平台层、高架层和顶层。

BIM模型具有真实的三维特征。其视觉特征可以直接向设计者反映车站建筑的实际外观,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在设计阶段提前处理(例如通过机电模型线束的优化,通过三维模型可以直观地发现净高度不足的问题),从而减少施工阶段的重复,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节约施工周期。

2.计算和估价

项目合同是一次总付合同。业主将提供工程量清单并将其导入BIM全过程管理平台。由于前一阶段的模型处理,模型初步满足了平台一键计算的要求。通过平台内置的计算规则和组件选择逻辑,可以初步实现各种专业模型的一键计算,平台自动划分不同类型的组件并输出计算结果,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在定价模块中,基于模型组件级别的计算结果实现定价,然后将其链接到工程量清单结构。使工程量清单项目、模型构件、定额项目和定额项目对应的人力资源实现实时关联,大大提高了定价管理水平。

3.现场管理

该工程存在工作量大、工期紧、安全性和质量要求高等诸多困难。为了优化多方施工单位的业主管理,多方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组织计划,并通过一键导入BIM全过程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工作流审批和权限控制实现多方施工单位作业的协调。

通过将模型与施工组织项目及相关文件关联起来,不仅可以实现现场施工组织的可视化展示,还可以实现施工组织的可视化管理,快速生成4D仿真,平衡平台提供的作业线图功能,提前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冲突。由于该平台基于基站架构,移动终端可以现场输入竣工进度数据,实现竣工进度的实时同步和优化管理。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程序存在一定的风险。相应的施工组织必须在平台上设置相关人员,并显示相应的模型施工和项目文件。必须在平台中严格审查风险控制来源。

大型项目的另一个关键管理点是对安全和质量问题进行现场检查的审计过程。对于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在检查过程中,必须记录发现时间、优先级、严重程度、提出者、负责人、现场位置、现场图片或其他现场资料、相关施工组织计划、与模型构件的关联,形成平台问题库和隐患库的统一管理。

通过使用BIM全过程管理平台,实现了六个核心价值:

1)5D BIM全过程可视化协作,创新施工流程和管理流程;

2)精确检测、模型检测和碰撞检测可以提供及时的反馈;

3)数量和价格分析,准确快速,优化数量和价格的计算和管理;

4)优化进度,细化管理;

5)信息集成,实际情况与实际情况的比较,以及整个平台数据的无缝连接;

6)为同类项目积累数据,形成企业级大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管理。

地铁车站建筑工程BIM应用管理是典型的虚拟数据中心管理模式。本项目的BIM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1)项目变更减少30%;

2)节省20%的项目分析时间;

3)控制工程量误差在1%以内。

BIM技术已经被现代建筑行业的许多建筑商所认可和支持。BIM管理和行业大数据管理是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多方协作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