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北京11月28日(张梅)2019年是实施《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方案》(2016-2020年)的关键一年。为深化金融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明确金融服务重点,近日在北京召开了“普惠金融,聚焦民生”研讨会和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会上,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前党委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继平表示,普惠金融是一个长期命题。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服务民生是金融机构,特别是面向发展的金融机构的使命。
李继平指出,中国包容性金融事业任重道远。目前,全世界都在强调为穷人、弱势群体以及小型和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并建立一个人人享有平等金融服务的体系。普惠金融的服务目标已经扩展到所有社会阶层和各类企业。金融工具和服务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然而,我们的一贯目标是关注民生,服务民生。
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面向小微企业、新农村建设、扶贫、医疗、创新创业、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仍任重道远。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使普惠金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空,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为了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成立了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
普惠金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顾问汤敏表示,普惠金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金融监管部门不断要求银行加大普惠金融的力度,加强实体经济融资。向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困难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是成本高和信息不足。互联网技术是必需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成立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是及时的,将有助于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
中国商务部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主席王民表示,中小企业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对协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是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深化成员服务的重要举措。发展普惠金融是一项国家战略,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引导更多财政资源分配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将坚持开放、包容、创新的原则,汇聚社会各界力量,为广大中小企业和普通百姓的幸福生活贡献行业力量。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调查中心前副主任王璐表示,普惠金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效、低成本的信贷机制,以确定值得信赖、遵纪守法和勤奋提供包容性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在能够准确、自然地解释主体信用状况的各种信息中,信用交易信息占主体。除金融信用交易信息外,还有大量分散在工商企业、中小企业供应链和中介服务等实体经济活动信用关系中的非金融信用交易信息。建立持续的商业信用信息收集机制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突破口。
据报道,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成立于2006年。它是国务院SASAC领导的唯一一个由中小商品制造和商业流通企业组成的行业协会。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咨询和服务级别的组织。未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将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和普惠金融机构成员,重点关注老年普惠金融、农村普惠金融、小微供应链金融和民生消费金融。同时,它将举办研讨会和论坛,组织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和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