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多名大学生连续两年在宜昌定居,带来了人才的流失。

今年前10个月,31,000名大学毕业生落户宜昌。11月19日,宜昌市人民社会保障部门上报了统计数据。

2018年,33,000名大学毕业生定居下来。连续两年,3万多名大学生在宜昌定居。

宜昌已成为除武汉外我省第二大净流入城市。

是什么让许多大学生喜欢宜昌?

软件人才从北京归来

11月19日,湖北索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开发总监韩徐峥和同事在宜昌高新区维特智慧谷学习软件算法。

作为宜昌人,韩旭从武汉一所大学毕业后去了北京从事软件开发。两年前,他回到宜昌,加入索源公司的一家合资企业,开发蔬菜、水果和猪肉的追溯系统。目前,公司已有效连接宜昌20多个蔬菜市场。

10月31日,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一楼服务大厅举办了2019年大学生专场“我选择湖北爱宜昌”。100多家企业当场招聘人才。何肖飞毕业于三峡大学,现已与仁福医药、安琪酵母等宜昌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回到宜昌或留在宜昌正成为越来越多韩旭和肖飞的共同选择。

"宜昌出现人才虹吸现象."宜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民社会服务局局长李佰红表示,从2018年开始,宜昌建立了各种招聘平台,吸引大学毕业生落户。从2018年到2020年,将有10万大学生被引进定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正在稳步实现."

蒋敬房间留住人才

吴家岗区姜妍路与中南路交叉口,有几栋交通便利的蒋敬房屋。这是三峡国际人才城。

进入这里,人才公寓、人才生活服务中心、人才创新创业大厦等设施排列成行,包括接待大厅、咖啡厅、室内游泳池等设施。据报道,人才公寓配有功能齐全的现代智能家居系统和手袋。

顺流而下的晓亭区是装备制造业的聚集区,有许多大学生就业。根据当地条件,一所残疾中学已被改造成青年公寓,增加了公共体育设施,并改善了网吧、超市和医疗设施等消费服务,为青年人提供生活设施。

夯实硬件,愿意投资;优化软件,不遗余力。

宜昌继续完善吸引政策。引进“十八项人才新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大力实施“我选择湖北爱宜昌”计划,先后举办430场招聘会;建立了1899个培训基地,吸引了89000名大学生到宜昌实习。他们每人将获得1200-1500元的实习补贴,每笔补贴将超过1亿元。大学生创新创业担保贷款总额3.5亿元。

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谢天星表示,该局为高校毕业生设立了15个“一站式”服务窗口,22个服务团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今年,宜昌创新推出“基层大学生成长计划”、“农村振兴专业技术岗位”、“大学生扶贫村官”等一系列基层服务项目。对选择基层工作的1727名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发放就业创业补贴202.4万元。

建设“水库”吸纳人才

"如果经济是好的,那么就业就是好的."李佰红说,近年来,宜昌不断加快新旧动能的转化。大量新能源企业逐年增加对人才的需求,为宜昌市吸引人才建设了“水库”。

据市经济信息局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喜人,三宁化工、仁孚制药、东洋长江制药、安琪酵母产值分别增长28.7%、35.9%、35.8%和25.2%。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该公司每月雇用120多名新员工。"安琪酵母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郝凯音表示。

今年6月,宜昌新建成投产的广州汽车客车厂已招收200名大学毕业生,同比增长近一倍。

一群大学毕业生进入新的领域开始自己的事业。湖北智兆佳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宜昌高新区,是智能家居领域的大学生创业公司。创始人之一孙金说,他们每年从政府那里获得4万元租金补贴。公司业务发展迅速,被评为高新区创新型成长型企业。

据统计,在今年落户的31,000名大学生中,50.6%为本科生或以上,33.3%在企业就业,59.8%选择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

李佰红说,人才的不断回流极大地促进了宜昌经济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据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宜昌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居全省首位,是近三年来全市最高增长率。(张真真·魏磊、何颖、刘冉)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