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 | 王舒野 WANG SHUYE:我的视觉艺术探索从开始就是在方法论上的探索

王舒涵王舒涵

王舒野

WANG SHUYE

1963 年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1989 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毕业设计获中国轻工业部首届工业设计奖一等奖。1990 年移居日本,经十年间默修独研(探究宗教、哲学等精神思想和深究视觉艺术及其表现),形成了刻意打破分辨物体视觉惯性的无差别视觉方式,并创立了呈现“无差别观看”的独特绘画表现(“裸视时空的绘画“)。2001 年以来,在日本的池田20 世纪美术馆、东京画廊十BTAP 等著名艺术机构连年举办个人艺术展,并应邀参加各种重要国际性当代艺术联展。2011 年获得日本文部科学省文化厅主办的文化基金“TAKASHlMAYA 美术奖”。现为独立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和日本镰仓。“新䑃胧主义”的发起艺术家。

编者按

哲学的视角予艺术以观照,本是从根源上更新观看与认识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却长时间被我们疏忽,或是没有能力涉及。我们将精力过多纠缠于风格、技法或是美学的层面,要不就流于空泛的对东西方差异的讨论,其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民族主义话语,甚少有人能从根本上寻找到个人今日的东方之路,并对当今世界的艺术、文化命题给出个人的主张,而王舒野选择的就是这样一条自我完成之路。其突出贡献,在于提出、实践了一种不同于惯常的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感知惯性的观看方式 。

他所提出的“裸视时空”并非一种风格,甚至不是一种观念,而是关于人的存在与意识的开放性语义思考。他延续西方后现代哲学和现象学对于“意向性”的讨论,从东方哲学、禅宗中寻找东方澄怀味象的智慧,发展出一种既不同于西方当代艺术,也不同于目之所及的水墨作品的独创性语言,极大拓展了视觉艺术本身的表达半径,并从根本上提示出一种崭新的东西方哲学、艺术之间对话与互补的可能。

王舒涵

王舒野 《溪山行旅图》的时空裸体 206.3cm×103cm 墨 麻纸 2008

王舒野:我的视觉艺术探索从开始就是在方法论上的探索

库艺术= 库:有句话讲,“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的看到”,因此观看与理解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观看实际上受制于我们的思想,也就是哲学观。是否正因如此,您才会从哲学切入,来改造自己的艺术?

王舒野= 王:“观看”紧系于世界观及思想方法,对“观看”的探究伴随着哲学思考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有趣的是,我的视觉艺术探索如果从结果上说,却是在追求一种“观看”对通常意义的(含认识性意义的)“理解”的脫离。我的切入点是直接对“观看”的惯常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之局限、遮蔽、盲点进行深究。具体说就是深究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的局限、遮蔽、盲点,进而在视觉艺术实践中尝试超越其局限、显现其遮蔽、补充其盲点的特殊“观看”方法。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自觉地把世界作为反映人的意图和目的的对象来看待,所有对世界的理解都介入了人的意愿和观念。这种理解模式虽然赋予了世界以清晰的概念及逻辑性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却遮蔽了这些理解模式之外的世界真实。所以,我们在思考事物时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思想方法本身 ;我们在观看世界时应该先反观一下自己的观看方式本身。对自明前题和最基本问题进行发问与重新审视,才可能查觉到我们的思维和感知是否有或者有哪些偏颇、局限、遮蔽,盲点。

王舒涵

王舒野 上海浦東的时空裸体·即(114) 233.7cm×173.5cm 四联幅 墨 朱墨 麻纸 2018

王舒涵

王舒野 上海浦东的时空裸体·即(100)233.5cm×178.0cm 四联幅 墨 麻纸 2016

库:东方文化和艺术有自身的哲学体系,但在艺术家的实际操作中,因为显得过于玄虚而往往成为空话套话。而您自身的哲学建构却直接造就了艺术语言的生成。是这样吗?

王:由于我的“观看”探索起点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对象化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的超越,即对其局限的打破、对其遮蔽的显现、对其盲点的䃼充,所以,我的视觉艺术探索从开始就是在方法论上的探索 。既然是打破既有方法论的局限和对其遮蔽的显现与盲点的䃼充,也就自然地生成了自己独立的方法论和独特的艺术语言。

库:比如像“裸视时空”这样的概念,是否不仅仅是一种对于东方传统哲学的继承,更加是在泛览西方现代、后现代哲学后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反观?

王:“祼视时空”的观看方式,形成于对一般惯常观看方式的反思与超越。通过接触西方现代、后现代哲学,对东方传统哲学有了当代意义上的新认识,发现人类近、现代文明的一些缺失之处可以在东方传统智慧中汲取到营养。“裸视时空”即是应对时代的精神问题与需求,实验东方智慧在观看方式上的开新运用。

“裸视时空”、“无差别观看”、“非认识的目光”这三个自创的概念,实际上是同一所指的不同表达,都是指除去了人的认识性意识介入的观看方式。“裸视时空”强调排除人的认识性意识带来的附加干扰,突出了回归世界之本然清静的立场(形容剥去人为附加的外衣而直观本真,属于文学性的表达);“无差别观看”强调排除人的认识性意识带来的相对分别,突出了立足于绝对的终极整体立场(属于从东方传统智慧角度的表达);“非认识的目光”直接强调排除人的认识性意识,突出了脱离主客二元对立的把世界对象化的立场(属于从现代哲学角度的表达)。这三个共通性概念所针对的核心问题,就是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惯性和感知惯性。

王舒涵

展览现场 东京画廊

库:西方的现象学也讲求“搁置观念”,“纯粹”的去看;中国古人则讲“澄怀味象”,您的“裸视时空”是否与此有关,又有哪些不同?

王:现象学的“搁置”自然态度,“中止判断”,排除自然之知,是在采用类似笛卡尔式普遍怀疑一样的方法,以获得排除了经验因素后不可排除的纯粹意识,从而回到建构一切意义之基础的先验自我,即所谓“现象学还原”。现象学注重的是对意识本质的研究和描述先验的、绝对的认识之根本与法则。“裸视时空”虽然也采用意识内部的排除法 ,但其排除的是人的认识性意识本身,并因此获得虛静的“纯粹视觉”(真正超二元对立的“前认识”“前知识”的本源性世界)。

宗炳《画山水序》中的“澄怀味象”与其前一句的“含道映物”一样,皆带有佛家和老庄思想的影响,即主张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和体味物象。虽然在重视内修心境及受益于佛道思想上有类同之处,但“裸视时空”却是在实践一种观看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或者说在实践一种完全跳脫一般思维惯性和感知惯性的观看方式。当然,在自己的方法论形成过程中,无论古今东西,在先人那里是汲取了诸多营养的。

王舒涵

王舒野 草图 (12) 124cm×95cm 铅笔 彩铅 粉彩 纸 2007

库:中国的哲学最终往往落到“心性”之上,讲求真学实修,在自身上进行体悟。因此重要的不仅是“观念”,还有“境界”。这与您的艺术实践有关系吗?

王:“境界”在我的艺术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艺术的最重要使命是陶冶理想的精神境界。这是我的艺术观。

库:您的艺术语言宛若没有实体,纯是笔墨聚散。远观仿若有物,近看则纯是笔墨。这是否也与东方“万法皆空”“观空”“虚空”的观念有关?

王:有一定关联,我的艺术实践着重于跳脱人类中心、自我中心的对象化观看,强调脱离以人的认识性意识来观看世界的视觉惯性。我作品中的无实体感,即是呈现排除了区分认识的意识介入后的视觉状态,与不执着于事物外在现象的佛教“空观”有一定的暗合之处。尤其是龙树的“中观”(般若空观),他把一切事物及人的认识甚至佛法都视为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即“无自性”的),其超然于任何定见的立场,与我的放下确定性分别认识的视觉尝试,有着深层的相通之理(使精神不隶属于相对的、流变的内外世界内容)。

王舒涵

王舒野 即(123)·“裸女下楼梯”的时空裸体 199cm×96.3cm 墨 水彩 纸 2018

王舒涵

王舒野 即(124)·“裸女下楼梯”的时空裸体 199cm×96.3cm 墨 水彩 纸 2018

实验观看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关于我的艺术方法论

文_ 王舒野

我构建和形成自己艺术方法论的前提是基于对自身、时代、人类文明、当代艺术的反思和问题意识。具体问题包括:如何安顿自身的精神、灵魂;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面临的时代危机,即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带来的人类社会自我毁灭危机;层出不穷的西方艺术方法论所主导的当代艺术之盲点及其补充。这几个问题从理念上我把它归结为一个根本性的核心问题意识,即如何摆脱近代以来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

王舒涵

林间小路的时空裸体即(55) 162.2cmx130.5cm 油彩 帆布 2009

我的具体的方法论是:跳脱人类中心和自我中心的立场,提出从存在世界唯一绝对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一切的“无差别观看”,即脱离区分物体的辨别性视觉惯性,把观看意识从对象化的、客体化的认识意识中解放出来,从而观看到没有介入任何主体性人为意识的“纯粹视觉”,此视觉显现着“前认识”的“未始有物”“未始有封”的本源性世界。也可以说是通过消除认识性意识,来显现被认识性意识遮蔽的“另一种视觉真实”,即主客体等二元对立尚未分化的“另一种世界真实”。这是不发生任何区分比较和选择的圆满自足的绝对性视觉世界,此世界只显现于“非认识的目光”,只有通过“非认识的目光”才能透视被认识遮蔽了的前认识的世界。显现与遮蔽是同时性的,有所显现就会有所遮蔽,有所遮蔽也就会有所显现。就像白昼的光明与清晰虽然显现了眼前的细节,却遮蔽了蓝天背后的浩瀚星空;而黑夜的黑暗与朦胧虽然遮蔽了近处的有限世界,却显现了遥远的无限宇宙。思维方式与感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会比既有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下的宇宙新发现还要让人感到惊喜。因为前者是质的变化,后者是量的变化,前者会让你对习以为常的平常世界有全新的感知。这种消解了区别化认识物体之视觉惯性的遮蔽性显现,还呈现了一个被忘却的视觉真实,即日常生活中没有目的性的无所用心的视觉瞬间。由于没有目的和无所用心,也就没有认识性意识,也不会在记忆中留下痕迹。但这样的视觉瞬间是日常生活中频发的视觉真实。而且这种“无目的性的无所用心的视觉状态”近似于我所追求的“无差别观看”,但前者是不自觉和无意识的,而后者则是自觉和有意识的,后者是自觉地、有意识地跳脱一般视觉惯性而转入特殊视觉方式的瞬间。这是一种打开新的感知维度的观看方式实验,“无差别观看”的开启,既是对对象化区分认识的视觉惯性的颠覆,又是对这种根深蒂固的视觉惯性的盲点的平衡性补充。

王舒涵

王舒野 CCTV 大楼的时空裸体·即(97)162cm×97cm 油彩 帆布 2015

我所实践的“裸视时空”的绘画,就是实验呈现用“无差别观看”“非认识的目光”看到的另一种感知维度的视觉真实,即除去人的认识性意识的介入和附加的“纯粹视觉”。补充说明一下,文中的“裸视时空”“无差别观看”“非认识的目光”三个概念,同指上述我在艺术实践中运用的特殊视觉方式或者说观看方式,只不过表达的角度和强调的点有所不同。这种实验观看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的方法论,除了针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对象化世界观及其思维惯性和感知惯性之外,同时还针对着被迅速发展变化逼迫得焦躁不安的当代人之精神现状,并且也针对着现代、后现代哲学在认识论上的虚无主义宿命。库

2019 年晚夏于镰仓

王舒涵

王舒野 云冈石窟20 窟时空裸体 即(86) 187.5cm×126.6cm 墨 麻纸 2014

王舒涵

王舒野 工作室创作中 798 艺术区 北京 2019

以上为本刊精彩内容节选,欲了解完整内容,欢迎购买本期刊物,现火热预售中。

李禹焕先生深居简出,难得接受采访,更遑论如此篇幅的深谈。此次在与王舒野先生的长谈中,他就外界对“物派”的一些误解进行了澄清,并与王舒野先生就相互的艺术、哲学观点进行讨论,大致勾勒出他的艺术主张和对现当代艺术、东方文化、水墨等问题最新的认识与看法。因为二人的朋友关系,在艺术上又相互欣赏,因此交谈十分顺畅,时时相互启发,灵感迭出,这是一般的采访所不具备的。

这次谈话最终形成万字长文,经王舒野先生依照日文详细比对,翻译严谨,遣词准确,由《库艺术》单印成册,并将附于《库艺术》第64期专题“过程与偶发——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方法论构建”中同步发售。

王舒涵王舒涵

《“余白”与“无差别观看”——李禹焕、王舒野对谈录》部分内页展示

过程与偶发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方法论构建

PROCESS AND INCIDENT

THE METHOD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王舒涵

本期看点

BOOK ASPECT

  • 本期聚焦“方法论”,深入解析艺术家构思、创作全过程;

  • 收录13位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个案样本;

  • 《李禹焕、王舒野对谈录》限量版别册,同步发行;
  • 全方位回顾第二期《库艺术》“自由绘画工作坊”;

  • 收录“青年极简”板块,展现青年一代丰富多元的创作面貌。

《库艺术》第64期于今日正式开始预售

预售期购买可获得

限量版别册

将于11月6日首发

预售价RMB42元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