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亚太上市搁浅,香港IPO迎来下半场

百威

全球知名啤酒跨国巨头——百威英博旗下亚太子公司百威亚太,在7月中旬宣告中止在香港IPO。

这本是一场融资额高达700多亿港元的IPO,若成功上市,将有望成为五年来规模最大的IPO事件。关于IPO的目的,百威亚太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融资还债。但此次赴港上市未果后,子偿母债的计划恐怕随即搁浅。 即便结果如此,这家拥有百年发展史的酿酒制造商,在全球的并购成功之道仍然值得国内消费品企业学习。

百威

1876年,百威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诞生,这家由AdolphusBusch与挚友合作创制的啤酒新品牌,随着德国和爱尔兰移民潮的推动而快速兴起。 创始人AdolphusBusch 借机投建工厂扩大产能,并在经营上引入一些创举,例如:引入巴氏灭菌;建立成为全国第一家“冷链”销售网络公司以及入股铁路车厢制造公司、酒瓶生产企业等,以此来提升公司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水平。

1950年,百威成为第一家冠名电视节目的啤酒企业。凭借一系列的成功营销,打败强劲对手喜立兹成为行业第一,但由于位置不够稳固,仍然受到竞争对手的威胁。直至1975年,喜立兹因为多地爆出问题啤酒丑闻,销量一落千丈,从此再未回到巅峰时期。1970年代,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消费者对于啤酒生产的品类有了多元和创新需求。米勒啤酒适应这种潮流推出米勒清啤获得爆发式的市场反应,此后对于百威的威胁开始变得明显,让百威不得不重新审视发展和自身问题。

百威

多年以来,百威一直惯用悠久的品牌来对抗其他竞品,并向市场传递一成不变的理念,长期绑定老客户,百威不得不面对品牌老化的问题。而当时行业数据显示,啤酒消费人群正在年轻化,新一批的大学生加入群体,人们不再频繁聚集在酒吧,而是将酒带回家喝。于是在经过种种反思后,百威决定加大对体育赛事广告的投入,并开始推出百威天然淡啤。

此后,各大体育赛事广告成为各啤酒公司竞相追逐的目标。1978年,在“百威,敬你付出的一切”播出后的18个月里,百威啤酒销量增长1000多万桶,凭借一系列的广告营销重新赢回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这些变革帮助安海斯布希(AB)打造了第一个全国性啤酒品牌“百威”,也让安海斯布希(AB)成为世界第三大啤酒集团。自此成为了百年多来经久不衰的百威啤酒。

1988 年至2008年,全球啤酒进入并购新时代,也就在这短时间内,百威开始并购步伐,逐步通过吞并成为巨头并最终收购了百年企业百威,成就目前国际最大啤酒行业企业——百威英博。 随后的时间,百威英博通过强大的品牌组合不断提升在新兴市场的盈利能力。2004年安海斯布希一举收购哈啤,从此在中国一战成名。同年收购马拉西亚金狮集团的啤酒业务,并获得湖南沙白、湖北金龙泉、浙江KK等区域啤酒品牌,其后更是大肆扩张。2008年,英博集团收购安海斯布希(AB),随后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集团百威英博,两家巨头在中国的布局正式形成一股力量,一举进入中国啤酒五强。

凭借在美国以及巴西等地的垄断获取高额的利润,百威英博通过强大的品牌组合不断提高在新兴市场的盈利能力。2016年,百威英博以1060亿美元拿下长期以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南非米勒,这项收购被外界媒体纷纷称为世纪大并购。但这次的巨额收购也让百威在之后的上市埋下了隐患。

百威

此次百威亚太的分拆上市,是其在全球暨亚太市场布局战略的关键一步。 在百威招股期间,多家券商销售向其表示,百威的认购非常火爆,无法分配到额度。然而根据统计市场数据显示,如果按照百威亚太的招股价,其市盈率最高可达45倍,而中国本土品牌的啤酒估值介于28至34倍,从市盈率角度看,百威亚太IPO估值较高,其上市后的成长性也让部分投资者持怀疑态度。

据了解,此次百威亚太上市失败,一是因为当前市场低迷,二是尤其以美国背景为主的机构投资者认购并不踊跃。 原本志在必得的百威亚太想在香港冲刺招股价上限,募集更多资金。然而,伴随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香港IPO市场观望气氛渐浓。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主力机构却按兵不动,氛围传染至散户乃至整个市场,致使“巨无霸”IPO在上市前夕夭折。

但是,很多专业人士分析,尽管本次百威亚太IPO集资金额用于为母公司还债,但这也不是导致最终上市失败的原因。例如:2010年,友邦保险(01299.HK)在港上市,也是为了给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母公司还债,当时仍然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因此原因还在百威亚太自身。

香港资本市场,展现出的“残酷”让互联网巨头也让它三分。市场低迷,即便是与百威亚太一争高下的阿里巴巴,在回港上市方面充满变数。不过,根据港交所上半年IPO集资额来看,若阿里巴巴来港第二上市,集资额将达100亿美元以上,这将有望推动香港蝉联全球市场“集资王”。

百威

原创:魏亚琴

(本文首刊于2019年8-9月出版的《新商业》杂志)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