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信托之四面楚歌,业内震惊,投资者愤怒不已

继千万罚单之后,信托业的“暴雷王”安信信托因两张来自监管的罚单,再次被推上了市场的风口浪尖;也让埋在水下的冰山,逐渐浮现在了公众的视野。

从监管的网站上获悉,这两张罚单其实早已经在上月底做出了定论。

4月6日晚,安信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上海银保监局出具的《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决定书》及《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公司采取审慎监管措施,其中包括暂停自主管理类资金信托业务、限制向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配红利。

对于这样的措施,安信的表述显得不慌不乱,称将会认真研究、落实整改措施,争取尽早解除审慎监管强制措施。

周安信

四面楚歌的安信,究竟留给了我们什么?

一.两张罚单知多少?

早在4月3号,上海银保监官网就已经挂出了这两张罚单,分别为沪银保监银罚决字[2020]3号和沪银保监银罚决字[2020]4号(以下简称3号/4号)。3号是针对前任总裁杨晓波的,这个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分析过了,4号文则是关于安信信托违规情况的一个汇总。

周安信
周安信

两份处罚的具体信息,都在上面的图片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公告中,有两个新增信息值得关注;监管部门决定对安信采取审慎监管措施,同时出具了两份决定书。

要知道,这是2020年以来上海银保监出具的第1份强制处罚,很荣幸“花落”安信。

二.安信的四罚与四评

针对此次处罚书中安信的违规行为,下面来一一进行说明:

第一罚:违规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收益

2016年到2018年4月间,安信信托通过签订远期转让协议、出具流动性支持函的方式,违规承诺8笔信托财产不受损失并保证最终收益,涉案金额高达33.3亿元。目前为止,上述协议和支持函均已全部到期,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兑付风险。

公开信息显示:入坑这些项目有很多机构投资者比包括股份行、城商行以及资管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以说安信把同业坑了一个遍;同时也是使得安信陷入到一系列的诉讼和纠纷当中。

早在《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当中,就已经明确要求信托公司不得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者保证最低收益。《资管新规》对于刚兑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吗;再后来的《九民纪要》当中,对于各类保底刚兑措施和抽屉协议都不予承认。

这是监管反复强调,已经成为市场共识的东西,在安信这里犹如空气一般被无视。

周安信

更值得耐人寻味的是,《资管新规》恰恰管新规是在2018年4月颁布的,你品!你细品!但是信托不允许刚兑根本就不是新规定,而是监管多年以来的核心要求。从安信的违规操作中可以看到,安信逐年增长的规模,正是建立在一系列违规操作之上的,而也正是这些违规保底的项目埋下了日后的导火索。

第二罚: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

虽然监管处罚中对于上述两条分开,实际上可以归并为一类。即安信信托在向投资者推荐信托计划时,未充分揭示风险,隐含了信托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违规宣传等行为。此外,安信现有的项目,也存在未准确、完整、及时披露项目的风险信息,违反了审慎经营的原则。

据很多投资者反应,很多安信信托主动管理的项目当中,交易对手的情况都没有能够及时充分反映给投资者。直到信托项目到期才知道问题,造成相当被动的局面。

在2018年,安信风险资产已经出现了苗头,在当时的大背景之,金融机构的纷纷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纷纷采取了多向合规的措施。除了双录之外,还有定期的风险排查和档案归档;确立“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

在同业纷纷绷紧合规这根弦的时候,安信却刻意去隐瞒信托计划的风险,置投资者利益于不顾。而且在项目存续期间不及时、完整披露项目的收益风险和信息,造成了投资者的误判和经济损失

周安信

第三罚:非标资金池

所谓的非标资金池,其资金通常用于非标准化债权的期限错配。其本质就是滚动发行,风险转移的刚性兑付行为,较多存在于信托、银行理财这几个资管子行业中。

非标资金池是信托业内公开的秘密,玩的比安信六的公司有很多。但是监管对于安信非标资金池业务进行了处罚,不得不说这后面隐含的信息十分丰富。

非标资金池业务,一方面能够给信托公司带来超越一般信托项目的收益,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滚动发行将风险进行转移,实现循环往复从而掩盖信托公司的不良。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使得那么多信托公司对于非标资金池情有独钟。尽管监三令五申,但实际上收效并不明显,皆因为一个利字。

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原则,安信之前的签订远期转让协议和流动性支持函,触发了刚兑行为的,则要面临监管的严惩。对于非存款类持牌金融机构发生刚性兑付的,一旦被认定为违规经营,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和人民银行依法纠正并予以处罚。

作为上市公司的信托公司安信信托,至少已经割掉了两拨韭菜。一波是安信股票的投资者,安信的停牌价为2.5元,较几个月前都是腰斩的水平,较最高点更是跌去了一大半;另一拨就是信托产品的投资者,被安信以各种形式将投资者吸引过来,通过资金池的业务进行腾挪转移,做大规模。

但这样的方式无疑饮鸩止渴和滚雪球,直到某一天雪球大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时候,引发的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四罚:违规挪用信托财产

挪用信托财产,一直以来是很多业界的猜测,但没有实锤。然而这次监管的处罚不仅明确了这一行为,还将具体的挪用方向公之于众:

2016年至2019年,安信信托违规将3笔信托财产用于股东、8笔信托财产用于兑付其他信托项目、2笔信托财产用于置换固有贷款、4笔信托财产用于其他非信托目的用途,金额共计126.56亿元。截至2020年1月,上述项目基本已逾期或欠息。

看到这条消息的投资者,仅仅用愤怒和震惊已完全不够。

挪用信托财产,其性质属于犯罪。和上面所述的违规信息披露,未充分揭示风险等违法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将信托财产挪用并进行置换原有的股东贷款,安信为了一己之利,至所有委托人的利益不顾,原则和底线在安信这里就是一团空气。

在《信托法》当中,最最基本的就是管理人的信义义务,忠实义务和尽责义务。但安信却视法律为无物,在这样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离谱。

可以毫不夸张的时候,安信涉及业内违法行为的范围之广,金额之大,性质之恶劣,可谓是近年来业界所罕见,也是信托业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

目前难以确定的是,安信百亿逾期的项目当中,究竟有多少项目是真正投入到了实体运营当中,又有多少是被挪用做其他用途的,还是通过各种非法形式进入到了某些人的腰包。处理这些违规挪用信托财产的项目,才是真正棘手的事情。

周安信

但可以肯定的是,安信绝对是信托业无法抹去的黑点。

三.安信表里不一,展业暂停

得奖专业户

作为上交所唯一上市的信托公司,安信成为了得奖专业户,可谓是拿奖拿到手抽筋,打脸打到脸无敌。

从安信的官网可以看到:

2018年,安信获多家主流媒体所颁“诚信托”卓越公司、年度最佳信托公司等14个奖项,并连续第三年获信托业协会行业评级A级

2019年,安信先后从CFS中国财经峰会捧回“2019杰出品牌形象奖”、“2019年度企业社会责任奖”。此外,公司还入选《福布斯》2017亚洲最佳两百强企业,以及2017年至2019年MSCI明晟新兴市场指数。

如今随着监管罚单的落地,将诸多殊荣加身的安信信托,扒的连内裤都不剩,将安信的表里不一体现的淋漓尽致。

暂停主业

如今的安信不仅深陷泥潭,而监管暂停其自主管理类资金信托业务,不仅给狂飙的安信按下了暂停键,而且对其是致命打击。

所谓的主动管理类项目,即项目由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在整个项目中居于主导地位。承担产品的设计、项目筛选、投资决策以及全周期管理等诸多功能。在信托业去刚兑,压通道的背景之下,主动管理类成为了信托公司转型方向,而安信的主动管理规模保持在60%以上,因此暂停自主业务就相当于断了安信的粮。

早在2018年,时任安信总裁的杨晓波在出席某金融发展论坛时称,“信托公司比拼信托资产总规模已不再有太大意义。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是主动管理业务的规模和占比。如今杨晓波被终身禁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天下笑。

如果不是白纸黑字的监管处罚书,又有多少人被蒙在鼓里,又有多少人被诸多荣誉加身的安信所欺骗?安信节节攀升的信托业务规模的“背面”,竟潜藏诸多违法犯罪和蝇营狗苟。如今的安信,可谓是风雨飘摇,仅剩的正资产就是那张信托牌照和壳资源了。

周安信

乱象丛生的安信

两张罚单揭露的只是安信暗流的一角,安信其实乱象丛生。

先说司法诉讼,据天眼查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安信共涉及237次开庭记录,事由多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营业信托纠纷、合同纠纷。与此同时,2016年8月24日至2020年4月3日,安信信托涉及304项法律诉讼,事由同上。牵扯到了一波金融同业,比如交银国际信托、长城资产、武汉众邦、浙商银行等金融机构。

再说财务乱象。从2017年的利润黑马到18、19年利润的大幅跳水。如此反差背后,除了安信投资印记传媒和中弘股份之外,与其不严谨的财务操作有很大的关系。在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之后,安信的解释实在让人看不懂,并被再次要求审慎核实并补充披露金融资产减值测试的方法及过程。这背后让人充满遐想,让投资者不寒而栗。

如今的安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战投最终合适能落地,究竟谁主安信还不可知。但是根据要求,安信最迟于2020年4月15日复牌之前,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2018年,安信就经历了一波大换血,如今大厦将倾,前景堪忧。

自1979年信托业恢复运营以来,至今已走过了40年的风雨兼程。作为起源于西方制度的舶来品,信托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经坎坷,先后历经了六次大整顿,小型整顿更是数不胜数。这六次整顿,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信托业繁荣发展的局面。

周安信

来自监管、业内和法学界无数人智慧的凝结,才奠定了信托业一法三规的法律基础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及《信托公司专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尽管随着经济发展,一法三规的局限性逐日凸显。但毕竟奠定了信托业基本的法律框架,成为了约束信托公司,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和保护投资者的有力武器。

然今天安信种种,不仅严重违背了一家信托公司所应该遵循的信义义务,更是至法律法规于不顾,多少投资者维权无门,欲哭无泪;而安信却岿然不动

四.谁的反思?谁的愤怒

及时反思

安信事件背后,反思的声音一直没有停过。

面对来自上交所的问询,安信心安理得将亏损归结于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政策调整以及市场变化”等客观因素,对于其主观原因。但从安信暴雷的项目和监管的处罚中可以看到,安信利己不利委托人的思想和其经济管理策略才是导致安信产品大面积违约的中级原因:

1.产品立项不规范,风控形同虚设,大量设立自融项目;底层资产不足、资产价值虚构以及股权质押无保障等等;

2.前期尽调失职、刻意隐瞒重大风险,虚假宣传,违规承诺保底

3.信披不及时、主动管理不规范

4.风控无用,资金挪用

然而除了安信自身(当然也不指望)以外,监管 也需要在此次事件中反思自身工作的不足。作为一家受属地双重监管(即上银监和上交所)的上市金融机构,一直被视为是资管市场的优等生。

而当安信从神坛跌落,导致利润大跌的那一刻;就收到了来自上交所的问询函,直指安信财务中的问题。反应较为及时,而作为信托业监管机构的地方银保监而言,行动似乎慢了不止一拍。早在2019年,监管就入住到了安信开展贴身监管自救,但无奈最后宣布失败。而在此期间的安信,项目频频爆雷,丝毫没有任何反悔的意思,直到造成今天的被动局面。

不过从最近安信的停牌,到1400万罚单,对前高管的终身进入再到暂停安信主动管理类项目的展业,从这一系类的行动中可以看出。监管开始重视并开始推动事情的发展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及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在保护投资者、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方面,监管可以做得更多。

周安信

谁的愤怒

安信诸多项目的逾期和亏损,给众多投资人带来相当大的亏损。而在关于安信的控诉中可以发现,安信的问题给几千名投资者的健康、家庭和升级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动辄几百万的投资门槛,更是让投资者根本无法割肉离场,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过来的。

很多投资者维权无门,最后落得一地鸡毛。“因为信任,所以相拖”,现在变成了一场劫难。

而与投资者巨亏相比,确实安信员工们赚的盆满钵满。从安信年报上可以得知,原总裁杨晓波6年合计薪酬达到几千万元,而员工的年薪也高达百万,在以高新著称的信托业也是十分罕见的行为。而这些薪酬的发放,并不是建立在安信优秀的项目管理;而是建立在一系列违法犯罪基础之上!

生活还要继续,投资者们除了愤怒和绝望之外,也开始了维权之路。对于逾期的投资者而言,合法合理的维权,积极耐心的等待是最好的出路,收集好合同证据,做好保存和梳理工作。保持对项目交易对手和安信动态的随时关注,如此严重的安全事件,监管一定会大力气解决。要有信心,相信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同时也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安信事件的解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结尾

文章的最后,引用《过秦论》一段话来总结

安信以一己之力,致千亿之势,惊同业而黑马出,不足一年矣;然后以牌照为器,谋利为己;一朝暴雷而至ST,身败名裂,为天下笑者,何也?

信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周安信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