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做成大品牌、沙县小吃撑起了半边天

福建沙县古名沙阳,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位于南平和三明市之间,西过三明至厦门,自古就是闽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著名客家历史文化之乡,素有“金沙县”之称,人口26万。

沙县小吃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民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这里很多是客家人,随着中原人民的多次迁移,饮食文化传播到沙县,使沙县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汇集地,这是沙县小吃能够名扬海内外的主要原因之一。

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的“四大金刚”

扁肉、拌面、蒸饺、炖罐

沙县小吃有以下特点:

一,是味道鲜美,经济实惠。小吃价格不高,大多数在5-15元之间,以味道鲜美而遐迩闻名的沙县面食和豆腐,如沙县豆腐“点浆”不用石膏或盐卤,而用隔夜的老浆水,所以沙县的豆腐又白又嫩。

二,是绿色健康,沙县小吃基本上是低脂肪、低热量的清淡食品,沙县小吃最主要的原料之一是大豆,小麦粉,沙县风味小吃的许多原料、佐料都有营养丰富。有的有保健的作用,后来还开设了药膳炖罐,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三,是新鲜可口,沙县小吃每天制作的小吃数量不多,一般都是当天制作,当天售完,这种传统,有效地保证了食品的新鲜度。

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可分为两大流派,

1,口味清鲜淡甜、 制作精细的城关小吃流派,代表品种有扁肉面食、烧麦、肉包等,独具特色,口味咸辣酸、沙县城关人喜欢自己加工自己经营,即“前店后坊”的家庭式经营格局,城关流派沙县小吃制作精细,品种多样,成为沙县小吃的主角。

2,制作粗放的夏茂小吃流派,以夏茂镇为代表,原料以米、薯、芋为主,如米冻、喜粿,米冻皮(粳籼面)、牛系列等。,历史上,外出经营小吃最早最多的是夏茂流派小吃,几乎大江南北都有夏茂人的踪迹,这种流动性也使夏茂流派小吃的原料加工与经营服务分离,即加工的不经营,经营的不加工。

沙县小吃

如今,沙县小吃已形成产业规模,小吃从业人员不断壮大,沙县小吃产业发展项目最近10多年得到迅速发展,全国有8.8万家“沙县小吃”,沙县有6万多人外出经营餐饮,辐射带动6万多人经营餐饮。

沙县小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经营业主中也存在一些经营不规范、竞争无序等问题。

沙县小吃

如:.价格比较混乱,口味单调,互联网营销意识薄弱,地方局限性较大,服务不规范,卫生状况不良,分散经营,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没有品牌观念,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等

近几年在当地政府主导下,沙县实施“全民小吃”的致富模式,不断走向规范,形成产业规模,政府小吃办在沙县职业中专学校建立”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创办“沙县小吃烹饪学校”,还办有一座小吃文化科技馆。

在沙县小吃比较多的城市,依托当地烹饪协会逐步组建起了行业管理组织,建立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沙县已在上海、厦门、杭州等地组建了沙县小吃行业管理组织。

从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市场信息、经营理念、卫生常识等方面进行规范培训,由沙县小吃办统一建立行业公会,对经营者进行统一商标,引进洋快餐的装修和管理模式,并注册了“沙县小吃”商标。

沙县小吃正在不断创新和转型升级,还在日本和美国等许多国家开了许多连锁店。

股份制、公司化经营,“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三种形式运营,各地子公司直营或加盟连锁,食材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配送,终端店以“旗舰店、标准店、单品店”三种模式经营,同时,门外品牌形象、店面装修风格、餐厅基本用品等统一设计,提升沙县小吃对外品牌形象.....

沙县小吃集团不断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目标迈进

随着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和管理方面的完善和规范,沙县小吃一定会越来越好。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