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拔层即将启动,新三板上市公司取代主办券商的速度正在加快。统计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共有116家上市公司更换了其主办证券公司,其中许多都是在宣布筹备遴选层前夕与新的主办证券公司携手进行的。
从券商的角度来看,如此高的转型速度表明对新三板市场的态度明显分化。沈万红元、开元证券、银泰证券等积极争夺地盘,中信建设投资、招商证券、中信证券相继退出。对此,银泰证券交易所系统业务部总经理张科良认为,证券公司选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规模不同或发展战略不同。
置换率居高不下
2月21日家电网发布保荐证券公司持续监管公告
根据公告,家电网表示鉴于自身规划需要,经过与财通证券充分沟通和友好协商,双方决定解除推荐上市和持续监管协议,并就相关事宜达成协议根据相关规定,公司于1月17日与财通证券签署了《取消持续监管协议》,并于当日与银泰证券签署了《持续监管协议》。2月20日,股份转让系统出具了《对主承销商与上市公司协商一致解除持续监管协议无异议函》至于家电网络,从2月20日开始,银泰证券将接管主办证券公司,并执行持续监管业务。
这是今年以来新三板上市公司的主办券商频繁变动之一。东方财富选择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三板公司托管券商的置换率一直居高不下。截至2月24日,共有116家上市公司与原主办券商“分手”,并与新主办券商联手。然而,根据迪格贝新三板研究所的数据,2018年全年共有285家上市公司更换了其主办证券公司,而2019年上半年有180家公司进行了更换Choice的统计显示,中信建设投资的撤资规模最大,共撤资9家上市公司,包括青摩科技、雅洁科技和中国硅谷合资公司,其次是招商证券和中信证券华南有限公司,共撤资6家上市公司。其中,中信建设投资促进证券无法进入市场。
当有人退出时,有人会接受提议。统计数据还显示,在这一波“分拆”浪潮中,开源证券毅然接管了26家公司,并取得了22%的新业务,包括瑞奇工程、联俊科技和伊通股份等。沈万红元和首创证券也下了很大功夫接受订单,分别是16个和8个。值得一提的是,沈万红元和开元证券目前在新增三板监管企业数量上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分别为595家和440家,远远领先于其他证券公司,但这两家证券公司仍热衷于抢占地盘。
(自今年起,开源证券被增列为主办证券公司的上市公司)。对于这一现象,张科良表示,企业有两种情况来取代主办证券公司,主动和被动活跃的情况是,一些企业可能对原主办证券公司不满意,需要转换到更好的服务来成为主办证券公司。被动局面是,一些券商去年已经开始放弃新的三板业务,要求这些企业尽快从主办券商手中接管,实现战略性退出。从券商的角度来看,“有些券商不想再监管这项业务了。他们认为成本效益较低,收费不高,但责任和风险相当高,所以他们选择退出一些证券公司认为这项业务很好。他们可以了解企业并慢慢培养它们。如果他们仍想参与新的三板市场,监管是一种非常好的干预手段。因此,一些证券公司主动联系企业做监管,而另一些则向外推。无论是在企业方面还是在经纪方面,都有一些人想,一些人不想“
旨在规划选择层
在张科良看来,证券公司有不同的选择,主要是因为不同的规模或不同的发展战略。“一些大型证券公司不重视新的三板业务,因为它已经在主板上有很多业务。新三板生意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然而,一些中小证券公司认为,新的第三板是一个好的业务或对新的第三板的未来有一个良好的前景。目前主板市场的份额已被大型证券公司大致瓜分。然而,新三板的市场竞争并不激烈。中小证券公司有更多的机会,所以他们也想进入新的三板市场。”张科良说张科良表示,银泰证券在过去两年必须重点关注新三板市场的布局。据介绍,银泰证券自去年7月至8月一直在新三板二级市场建仓,买入新三板的股票,打造市场,并于去年发起命名新三板价值分析大赛。目前,一些企业已经陆续建仓,开始走向市场。一些企业也开始转移监理项目。除了家电网络,银泰证券今年还为tve能源增加了一家新的保荐证券公司。张科良还透露,“我们也在帮助一些企业为选择层做准备,并准备从新的三板市场进入整个投资银行业务。”「事实上,上市公司与原主办证券公司分离的浪潮,亦与证券公司有意安排一些特定的层面有关,这可从上市公司最近的公告中看到。2月18日,明石创新宣布已经进入公开募股咨询期,进入精选层。一周前的2月10日,该公司表示,鉴于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它将其主办证券公司从长城证券改为中国银河证券。根据新三板保荐制度的有关规定,在公开发行过程中,为企业提供保荐服务和为证券交易商提供持续监管服务的证券公司应当是同一机构或者具有控制关系。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在准备进入选拔阶段之前就更换了它们的主办证券公司。除了史明创新,伊赛牛肉也改变了其主办证券公司从国泰君安到申万红元前20天宣布进入选择层。新荣昌在1月23日宣布将进入选拔层,该公司在1月7日宣布将把主办证券公司从招商证券改为华晶证券。此外,羌山农牧、高德新、汉斯科技、海益软件等“准选择层”企业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