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报道_【复工复产】央地政策力挺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对制造业的短期影响不可低估,许多帮助企业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的政策正在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央行和中国银监会都表示,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的信贷支持。财税部门已经推出了三批税费减免政策。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企业,是重要的受益者。此外,地方一级也经常采取“扩大措施”。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相继出台了招聘和稳定就业激励、物流补贴、电力补贴等措施。降低制造企业的劳动成本,促进其恢复工作和生产,进一步实现生产。业内人士表示,在短期内,民营和中小制造企业期待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从长远来看,引导行业走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是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最近,制造业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收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二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到35.7%,比上月下降了14.3个百分点。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郭晓北表示,自2019年以来,制造业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受疫情影响,增长压力更加突出。总的来说,这种流行病对制造业的短期影响不可低估。政府应加强短期政策应对,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扶持政策,并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就业政策等相协调。

目标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制造业是金融政策的一个关键领域。3月3日,中央银行会同财政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金融支持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及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对疫情严重地区、行业和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强对先进制造业、扶贫、民生就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帮助恢复工作和生产。中国银监会发言人3月6日表示,将加大对制造业的贷款,并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的记者了解到,一些银行的信贷计划已经向制造业倾斜。例如,工商银行黑龙江分行最近安排了200亿元的专项信贷“春润行动”,支持先进生产企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企业恢复工作,恢复电力安全生产和煤炭储备等。郭晓北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政策的护送下,多渠道资金可能会加速流入制造业。其中,对先进制造业的投资有望加快和扩大,在促进稳定增长的同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关于

财税政策,日前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政策,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其中2月份已出台三批税费减免政策。业内人士表示,制造业将是减税和减费措施的重要受益者。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的声明,2020年将继续实施以制造业为重点的税费减免措施,2020年将实施增值税和社会保障费的减免。

在地方一级,江苏、福建、广东等地相继出台了延期纳税、招工和就业保障激励、物流和电力补贴等政策,支持制造业恢复生产。在福建省莆田市,对2月底前恢复工作的规模以上生产企业,根据其2月份的用电量给予补贴,而对2月份、3月份和4月份的私营中小微工业企业的贷款利率分别下调50个、25个和25个基点。南京市江宁区出台了八项支持制造业企业返岗的措施,包括免费组织“点对点”包机返岗南京、免费提供集中隔离场所、招聘、工作保障奖励和后勤补贴等。广东、浙江和其他家电制造集中的省份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如推迟税收和支持特殊行业支持基金。

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推动生产企业有序复工。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月20日,中国500强制造企业的劳动报酬率已达97.08%“在大企业产业链的带动下,中小型制造业的劳动报酬率迅速上升,2月26日达到43.1%。”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克俭说从各地的情况来看,目前广东省广州市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回报率已经达到99.5%,地方政府正在逐步从帮助企业重返工作岗位转向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河北省有64家母流程钢铁冶炼联合企业全部投产,军乐堡、惠福等粮油食品加工企业的开工率达到90%

但是,许多机构的研究结果仍然表明,中小型制造业目前面临着市场需求萎缩和租金、场地消毒等成本上升的压力,整体的复工率仍需进一步提高。“与主要位于设备制造、钢铁和化工行业中上游的国有制造业相比,私营制造业更接近最终消费者市场,受疫情影响更大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外,民营制造企业通常规模较小,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弱,尤其受到流动性困难、防疫成本高、供应链阻力大、员工流失率低等问题的影响。

王庆指出,对于民营制造企业来说,订单是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的最强动力。下一步的重点是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的防控政策,逐步恢复下游终端市场的正常运行。同时,要重点扶持产业链中处于基础和枢纽地位的工业企业,疏通障碍点,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

同时,业内人士表示,引导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是推动制造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也是突破中小制造业发展瓶颈的重要环节。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许晓兰表示,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制造业,以数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对于突破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张克俭在早些时候的新闻发布会上还指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创新实力,使更多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成长为制造业的“小巨人”和个人冠军。此外,还将支持中小企业提高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中小企业智能制造技术的集成和部署,推进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有关

的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网站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