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条件_“一行两会一局”联手上海市发文!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年14日,中央银行、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外汇局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大金融支持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港区(以下简称新港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条件

为了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意见在更好地发挥金融改革创新在香港附近新区的引领作用和更好地发挥上海金融对外开放的先锋作用的基础上,确定了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两大措施。一是积极推进临港新区金融试点。提出了7项具体措施,包括支持商业银行设立专业金融子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子公司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等投资,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二是进一步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出台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推进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营造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金融经营环境等11项措施。

意见重点关注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10项措施,包括促进金融机构跨省(市)合作、提高金融支持服务水平、建立长三角金融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

199央行表示,《意见》的颁布有利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引导国家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深化金融供给结构改革,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政策取向。它们是长期的,不会受到流行病的影响。改革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宽,管理风险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199开盘也注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意见》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总体要求,立足于临港新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体系,试行更加开放便捷的金融政策,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完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深化金融体制和机制改革中,《意见》探索了更加灵活的金融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完善金融法制环境,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境内外金融机构实行同等监管要求

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同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样重要。《意见》指出,为了稳步有序地推进各项金融开放和创新措施,可以在香港附近的新区试点一些措施。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金融科技在监管领域的应用,牢牢把握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央行副行长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系统性风险评估、防范、预警和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及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日益完善,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下一步,在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同时,我们将重点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尽快弥补监管体系的短板,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在跨境资本流动方面,我们将继续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二合一管理框架,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并重的原则,防止短期投机资本大量进出。加强跨境监管和处置合作,全面实施金融领域关键国际标准和规范,减少跨境监管套利和跨境感染风险

保险资金黄金石油投资试点探索

作为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的“桥头堡”,该意见的颁布不仅将使上海继续保持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领先地位,也将为探索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开放模式做好准备。

《意见》明确指出,目前已经出台和今后将出台的金融政策适用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的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适用于上海的实际情况。上海的试点可以优先考虑。

《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两大措施一是积极推进香港附近新区金融试点,包括7项措施;二是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更高水平,包括11项措施。

具体来说,为了推进香港附近新区的金融试点,意见主要明确了以下措施:

1、符合试点条件的商业银行金融管理子公司,自愿在上海设立专业子公司,投资香港附近新区和长江三角洲的重点建设项目和非上市企业的股权。鼓励保险机构依法投资科技创新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临港新区医疗创新企业。

2。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自愿在上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合格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上海设立专业投资子公司,参与业务重组、股权投资、直接投资等与临港新区建设和长三角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协调发展相关的业务。

3,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为临港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航运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提供长期信贷资金

4,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依法在本地区设立金融科技公司

5。对于符合条件的临港新区优质企业,区内银行可根据“会展业三原则”直接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并根据企业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境外直接投资、跨境融资和境外上市的跨境人民币收入支付和使用。

6年,探索取消香港附近新区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专用账户,探索发展跨境本币和外币资金池试点。

7年,临港新区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移试点发展

为加快上海金融业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意见》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金融子公司,试点外资机构和大银行在上海联合设立金融管理公司。推进个人保险外资比例上限从51%提高到100%,率先登陆上海。试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股在上海设立的海外资产管理机构和其他财务管理公司。依托上海相关交易所,探索保险资金投资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的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集团在上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研究并推出人民币利率期权,进一步丰富外汇期权等产品类型。综上所述,陈认为《意见》的重点是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创新能力和全球影响力。有三个亮点:

1是标杆管理的最高国际标准,反映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是推进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通过进一步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开展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移,发展人民币利率期权,鼓励和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配置人民币资产。

3是着力加强金融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风险防控。我们高度重视金融法制环境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为外商直接参与科技板块发行和交易提供交流便利

意见为促进金融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支持,主要从三个方面部署了10项具体措施:促进金融机构省际(市)合作、提高金融支持服务水平、建立长三角金融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

在推进金融机构跨区域合作中,《意见》提出,推进长三角公共服务支付依法合规实现互联互通探索建立长三角省际(市)联合信贷机制,促进信贷资源流动支持商业银行向长三角企业提供并购贷款在现行政策框架下,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再融资和再贴现资金扩大对长三角“三农”、污染防治企业、科技企业、高端制造企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

在提高金融支持服务水平方面,《意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远企业上市融资,研究支持外国投资者直接参与中远板发行和交易,提供便捷的交易服务我们将探索在长三角地区建立一个综合的、市场化的信用报告体系,为社会提供专业的信用报告服务。依托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信息收集、共享、开发和利用,为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服务。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实现长三角企业和个人贷款信息全覆盖

此外,为完善长三角金融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意见》提出建立适用于长三角的统一金融稳定评价体系,编制金融稳定指数,建立金融稳定信息共享合作机制,构建金融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反洗钱信息交换机制。推进长三角金融统计信息共享,研究集中协调的监测分析框架,提升经济金融分析的前瞻性建立包容性金融指标体系等。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