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app可以找房_ 央行给移动金融APP戴“紧箍”哪些红线不能踩?

随着金融行业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程序(以下简称“移动金融APP”)注册试验的实施,移动金融APP监管的顶级设计也浮出水面。 据北京商报记者相关人士透露,中央银行目前已向部分金融机构发布《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安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2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该通知全文。 根据通知,中央银行对移动金融APP的安全问题,主要从提高安全保护、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高风险监测能力、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加强行业自律等5个方面进行了管理规范,为引人注目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划定了四条红线。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中央银行通知对金融业至关重要,今后移动金融APP的管理将面向“事前”,确保不侵犯消费者权利,不滥用消费者数据。

画四条红线

在移动金融APP的安全标准中,对个人金融情报泄露问题的纠正是关键。 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中央银行从信息收集、使用、运输、积累等多个环节,给各金融机构划了四条红线。

首先,在收集和使用个人金融信息时,中央银行表示,各金融机构不得通过默认、捆绑、停止使用等手段强制用户获得许可,不得收集与提供金融服务无关的个人金融信息。 同时,金融机构应采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传输、签名认证等措施,防止个人金融信息在传输、存储、使用等过程中被盗、泄露、篡改。 信息的使用结束之后,各金融机构必须立即删除机密信息,并且在客户端软件被卸载之后不能保留个人金融信息。 此外,金融机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违反与用户的约定,不得泄露个人金融信息,不得非法销售,不得非法提供。

与此相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徐伟栋表示,移动金融APP的合规化目标明确,主要从金融产品、控制和信用后需求中寻找“最小”、“必要”的信息项目,开发出向客户提取信息的功能,将以前的客户可获得的信息填入后端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扬指出,金融业监督管理一直很严格,从金融业监督管理、金融科技监督管理、金融数据监督管理等多方面来看,金融业监督管理正在稳步推进。 从本次规范看,移动金融APP监督已走向深水区,后期监督必须将个人信息保护、移动金融APP、金融数据等纳入非现场检查的重要范畴。

前二十三个机关参加了备案考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已经开始对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程序进行安全管理。 12月3日,协会在北京召开移动金融APP备案管理工作试点会议。 会议表明,各试点机构必须在2019年底前完成首次试点登记申请。

下一步,协会将在全国范围内分批组织开展APP备案推广,逐步执行风险信息共享、投诉处理机制和行业条约、黑白清单、自律检查、违约约束等自律管理工作。

考试开始会上,中央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针对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客户端软件存在的安全保护能力偏差、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网络钓鱼现象突出等问题,各金融机构都在开展客户端软件安全管理

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此次备案试点主要是根据机构自愿申请的原则,首次参加移动金融APP备案的是来自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支付等领域的23个试点机构,目前协会提出具体试点方案。 相关人士推测,“从最初的申请机构类型来看,现在主要从卡类金融机构开始考试,后续协会根据考试情况,进一步完善注册流程,将行业标准和注册规则统一,注册复盖更多金融业务类型的员工”。

“考试问题对行业有很大的利益,有利于形成行业的基准效应,另一方面,一些不规范的公司也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了整顿。” 零壹研究院院长在百程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第一次尝试是持卡机构,后期在网络金融系统公司开展。 指出如果有金融相关业务的移动APP的话,应该接受同样的规范。

孙扬同样表示,目前移动金融APP在市场上的实施比较无序,缺乏全面的管理,这次规范的颁布和试行的开始,对于金融APP管理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性的事件。 之后从事金融业不仅需要相应的许可,取得用户信息时也要遵守相应的规范。 指出用户信息的保存、使用、流通等必须在监督的范围内进行,有助于从金融供给方面有效地查明一些违法的金融行为。

什么是“顽固的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移动金融APP的安全问题,监管不仅加强了审查规范,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也增大了。 12月4日,国家互联网安全通报中心正式公布,2019年11月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网络安全部门已集中调查了100种违法APP及纠正其运营的互联网企业。 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在被调查的百种APP中,银行和贷款等金融类APP是“重大灾区”,其中有光银行和天津银行等品牌类金融机构。

但光银行表示,重视顾客体验和保护顾客隐私信息,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目前提出的用户隐私政策条款满足相关要求。 手机银行APP一直运行正常,从未停止服务。 天津银行在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 迄今为止,我行尚未收到要求撤销“天津银行手机银行APP”的行政机关正式通知,“天津银行手机银行APP”正常为公众提供下载、更新、使用等服务。

移动金融APP屡次违反,具体如何解决问题? 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的很多行业相关人员一致认为,根治金融行业的APP“顽固的疾病”是一场“持久战”,仍需要监督者、应用店运营者、APP运营者等多位管理者参与管理。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郭晓明,除监督部门不断加强APP的管理能力外,各金融机构也严格遵循规范,建立全过程安全管理体制,涵盖APP软件开发、分发、使用、维护等全生命周期,对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行为采取相应措施打击 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软件设计前应准确充分评估相关风险,将安全程序移植到APP系统中,使用前应多次进行仿真。

孙扬表示,推进下一轮移动金融APP管理的重点仍需严格审查。 现在处于备案申请阶段,后期要审查好来源。 例如,应用店经营者和该网站履行平台审查责任,与监督部门和自律协会合作,审查金融APP的就业资格、业务合规性等。

“混合在一起的话一定会被送还。 员工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建议金融机构和互助金企业必须遵守监督规定,学习法律知识,协助协会和监督管理,后期提出相应的报告。 在各个APP的开发、陈列、数据保存等方面,必须建立更加严格的程序和制度。 另外,对APP开发者的运营者等进行适当的训练,实现合法的合规性”。 孙晏说。

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实习记者刘四红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