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伯远帖》《中秋帖》《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这些国家的宝物都有同样的身份:流失文化财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始追索流失海外的文化财产,以多种方式让国宝回家的工作从未停止过。
今天( 9月17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化观光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今年8月从日本回国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合器首次出现在这个展览会上,是中国从海外拍卖市场救出的另一件重要流失文物。 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600多件文物讲述70年流失文物的回归传说
据介绍,来自全国12个省市、18家文博机构的回国文物集中登场,包括上述国宝书画、王处直墓浮雕石刻、龙门石刻佛像、秦公墓地金饰片、皿方罕、圆明园青铜虎蓑、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具有代表性的回归文化财产。 展览经过25个案例,反映了70年来中国流失文物回国的经典故事和曲折历史。
70年来,共有300多批、15万多件流失文物归还祖国,这只是流失文物的九牛一毛。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有1000多万件文物流失海外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国文物有164万件,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以上。
这次展览会上出现了6只圆明园兽首,通过拍卖、捐赠、归还外国朋友等回国。 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流失文物回归的价值在于振兴民族精神
今天,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对新京报记者说,海外文物性质不同,具体有多少流失文物,正确的统计很困难。 关于发现的重点流失文物,他说国家已经制定了计划。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和社会文化财产司副部长邓超表示,中国对流失文化财产的态度“只是人类国宝,远远赶上”,目前,申请偿还较旧文化财产面临国际条约和力量不足的困境。
“伯远帖”是新中国成立当初“香港秘密收购文物集团”在香港购买的大量文物的代表。 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新京报:近几年来,我国遗失文物的偿还请求力不是在增加吗?
邓超:这种倾向很明显,今年有一些从美国、意大利、日本回来的文物。 其中在意大利聚集了700件以上的文化财产回国,上个月,非常珍贵的曾伯克的父亲青铜的组装器也从日本回来了,这是一件重要的事件,文化财产的偿还请求的力量确实在增大。
对于失去的文化财产,我们的态度是“在人类国宝中远远赶上”,有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和能力。
新京报:最近两年,从青铜虎蓑回到意大利的文化财产,以及这次伯克的父亲青铜器皿,流失的文化财产回国后立刻公开,是因为想到了什么?
邓超:因为文物发挥社会作用“活着”。 流失文物的回归价值,不仅是文物本身的历史、艺术等价值,也是民族精神的振兴。 因此,有必要向社会公众分享喜讯,也能引起全社会对文物回国和文物保护的关注。
实际上,追索流失文物不仅是中央政府,这次展示的案例中,也有地方政府自主进行的,也有社会力量捐赠的。 文物归国的工作只有中央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很多国家部委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社会各层面的合作力也越来越大。
我们希望文物报销申请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以多种方式将更多的文物归还祖国。 这次展览重点体现了政府间合作的成果,回国文物也以回购、捐赠等方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新京报:现在是否鼓励通过拍卖、回购回收文物?
邓超:不同文物需要分类看待,不支持非法流失的文物,不鼓励拍卖,不鼓励回购,应以法律等方式努力偿还。
但是,历史上很多文物都是通过合法的贸易渠道出国的,比如大量的外销瓷器,我们如何认识这些文物呢? 所以我们谈到的流失文物的概念,并不是所有的海外文物都是流失文物。
新京报:去年报销回国的青铜虎蓑具有特点。 它不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公约》签订前流失的国际公约的约束,但我们也收回成功。 对于这些历史上流失文物的追索,我们有什么经验?
邓超:这在国际上一直是个难点。 我们首先希望在更好的国际环境中,例如在各个层次推进建立国际秩序,在签订条约前援助文物流失的报销申请书,但这个程序会变得非常长。 在国际上有现在正在讨论的声音,欧洲的法国、德国也受到关注,我们也必须跟上去。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的流失文物,像青铜虎蓑,必须尽快发声,在道德上施加压力,在商业上给予各种限制。
新京报记者倪伟合作记者浦峰
编辑樊一婧校正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