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_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济南位于中国东部沿岸,山东界在北纬34°22.9'-38°24.01 ',东经114°47.5'-122°42.3 '之间,北至南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山东省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

山东地势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地平坦,东部平缓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为半岛,西部和北部为华北平原,中部南部为山地丘陵,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形成平原盆地交错的地形,类型分为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种类型 山东省的气候是温暖温带季风气候。

截至2019年1月,山东省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荷泽16个地区级市,县级单位137个(市区55个、县级市26个、县56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824个(镇事务所660个、镇1094个(回族镇)

截至2018年底,全省常住人口10047.24万人,地区总产值76469.7亿元,按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4%。 三级产业结构为6.5:44.0:49.5。 人均总产值76267元,增长5.9%,按年均汇率换算为11525美元。

自然资源

淡水资源

山东属黄、淮、海三大流域。 山东1956—2000年实测资料显示,山东省常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9.5毫米,常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03.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98.3亿立方米,常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65.4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59.8亿立方米)。 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利用的客水资源,每年进入山东的水量为359.5亿立方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的黄河分水方案,一般来说自来水年山东可引用黄河水70亿立方米。

长江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完成后山东省可以利用的另一个主要客水资源。 根据南水北调水资源计划,山东省第一期减少河水14.67亿立方米,第二期减少河水34.52亿立方米。 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征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每亩占有量较少的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间急剧变化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较深等。 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34立方米,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09% (不足1/6 ),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1/25 ),位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最后三位, 远小于维持国际公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1000立方米门槛,属于人均占有量不足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海边城堡——青岛( 72张)

鱼贝类达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40多种,经济价值高,一定产量的虾蟹类约20种,浅海滩贝类百种以上,经济价值高的20多种。 其中,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产品产量是全国最高的。 藻类131种,经济价值高约50种,其中海带、裙带菜、沙丁鱼是重要的养殖品种。 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氯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山东省可养殖内陆水域面积26.7万公顷,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虾类7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虾类20多种。

孔庙(十一张)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汉语方言区分资料,山东一百几十个县市的方言都属于官话地区(也称北方方言)。 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当今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的方言又分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三个不同的官话区域。

冀鲁官话:指经过河北省、天津市及山东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等40多个县市的方言。

中原官话:分布于河南省、陕西省、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及山东临沂、糕点、枣庄市、济宁、曲阜等30个县市的方言。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其中山东青岛、烟台、威海大致相当于人们常说的“胶东方言”的范围。

宗教

山东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山东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主要是在13世纪回族穆斯林移居山东后发展起来的。 天主教和基督教在鸦片战争后迅速传开。

1990年,山东省信教大众120万人,宗教活动场所3040处,宗教教职员2578人。

饮食

鲁菜是中国的饮料

鲁菜( 15张)

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其味道咸、风味独特,纤细闻名国内外。 由于省内地理差异较大,形成了沿海胶东菜、内陆济南菜和独立系统孔府菜三大系统。 宋代以后,成为“北食”的代表之一。 从齐鲁和京畿内到关内到关外,影响到黄河流域、东北,具有广阔的饮食大众基础。 鲁菜是中国霸盖面最广的地方风味菜系之一,遍及京津塘和东北三省。

戏曲

山东杂技

山东是中国早期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 隋代齐倡导着名的全国,唐代入伍剧在山东流行。 长期流行的歌舞百戏、演员活动可以说是戏曲培养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 宋杂剧形成后也波及山东,金末元初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元杂剧产生,山东是主要流行地区之一,元人钟嗣成的《录鬼帐》和明初贾仲明的《录鬼帐续篇》中记载的山东籍戏曲作家有28人,歌人可以演唱。 戏曲最盛行的是东平,单曲东平出身的原曲作家有高文秀、张时起等10人,最突出的是推荐高文秀,创作出来的《黑旋风双献头》深受人们喜爱。 戏曲到明清就进入繁荣时期。 李开先的《宝剑记》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的成果非常突出。

现代剧的戏剧有30多种,分为拍子木腔系、绳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间舞蹈和搭接形成的戏剧种类等。 在山东流行的拍子木腔剧种有豫剧、山东拍子木、莱芜桔子、枣梭子、两夹弦、东路桔子、河北桔子等多种。 获梅花奖的豫剧演员章兰、朱桂琴、李新花等活跃在山东各地的舞台上。

弦索腔是民间流传的俗曲小令,主要有柳戏、大弦戏、罗戏。 名为“东柳”的柳戏在弦索腔剧种中广为流传。

以肘鼓子腔、女神腔为主要语调进化而来的戏曲声腔。 所包含的剧种有柳琴剧、五音剧、茂腔、柳腔、灯腔、东路肘鼓子等。

饶舌演变的戏剧种类有吕剧、跌落剧、渔鼓剧、东路太鼓、八仙剧、青关剧等。

地域文化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代齐鲁国地盘至今山东形成和发展的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阴阳、纵横、方术、刑、名、农、医等。 其中最核心的是儒家文化。 据现代作家田茂泉介绍,进入秦汉后,齐鲁文化逐渐从地域文化演变为正式文化和主流文化。

山东齐吕文化边界图

齐鲁文化的起源,应该追溯到5000年前居住在齐鲁地区的古老民族东夷族的发展。 这是传说中以后羿和大众为骄傲的民族。 20世纪以来,许多历史考古发掘的文物和数千个遗迹,证明了文化发达早、文明度高的民族。 齐鲁地上,从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到北辛、大汶口文化,从龙山文化到现在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不仅存在着文化传统发展不断传承下来的独立文化系谱 战国时代,儒学实际占领了吕国和齐国,实现了儒学的齐鲁化。 秦汉时期,董仲舒吸收齐国和鲁国的新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儒学从“齐鲁之学”演变为“独尊儒术”。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