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合川芯片等四家企业发行的科技创新板上市审核

第一批科技板块企业集中上市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发行和上市审查工作进展正常有序。最近,四家企业及其保荐人先后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撤回上市申请和科学创新委员会上市建议。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股发行上市审批规则》第六十七条,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科技股发行上市审批。四家发行方分别是北京木瓜移动科技有限公司、河间芯片制造有限公司、北京诺康达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海天盛瑞科技有限公司

在审查过程中,发行人和保荐人申请撤回上市申请后,本所终止审查,这是正常的审查机制和结果。在审计终止之前,四家发行人处于不同的审计进度和程序中。有些处于多轮质询阶段,有些赞助商受到现场监督,有些召开了中央审查会议,形成初步判断意见,有些正式发布通知,进入市委会议的审查程序。在初步审查和调查中,相关企业的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等可能影响发行人独立持续经营能力、基础财务会计工作规范化和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的问题受到了重点关注。

坚持公开询价审计,依法终止四家发行人科技板块上市审计,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按照设立科技板块、试行注册制度的改革要求,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计理念,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具体体现。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发行和上市的审查侧重于与投资者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信息。通过一轮或多轮查询,促使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努力寻找“真正的公司”。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的审查和质询的全过程及回应公开透明地向社会公布,有助于满足投资者的知情权,便于接受各方的监督和评价。

根据现有的审计规则、标准和机制,相关发行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审计中未能对关键和反复关注的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重大信息披露事项做出合理解释,且经评估和披露的创新属性和技术进步明显不符合创新板定位的,可以依法拒绝发行上市申请。总体而言,相关企业撤回上市申请是综合考虑审计和自身情况后的选择。据了解,交易所审计质询的高度关注、合理怀疑和可能的审计结果是选择和判断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充分说明了公开质询审计对科学创新委员会“关门”的威慑作用,应予以体现。正如法律否决的后果一样,发行人撤回上市申请也将导致相关上市审查的终止。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违规,无论是否撤回申请,上证所都将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根据试点登记制度改革的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继续稳步高效地推进科技创新板发行上市审核,同时开展工作评估,并在总结的同时进行改进。其中,要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基本要求,与市场各方一道,着力提高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质量、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和发行上市的审计质量,合理把握科技创新板的定位,促进其健康发展。

编辑王宇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