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注意事项_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_高处作业注意安全

一、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设施、施工设备、防护用品、物资材料、运输车辆等方面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控制措施、监督检查、安全培训、考核奖惩等措施落实不到位。

大量事故原因证明,单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或者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情况并不多见,几乎都是由多种因素交织碰撞到一起而形成的。

二、高处坠落常见事故形式

1.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概念

在坠落高度基本面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作业处进行的作业。操作人员在高处作业中发生的坠落事故即为高处坠落事故。

分为三类:临边作业、洞口作业、悬空作业

2. 高处作业等级

一级:作业高度2m~5m

二级:作业高度5m~15m

三级:作业高度15m~30m

四级:作业高度30m以上

高处作业注意事项

3. 高处作业种类 一般高处作业 、特殊高处作业

特殊高处作业:

强风高处作业:阵风六级及以上情况的高处作业。

异温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高处作业。

雪天高处作业: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雨天高处作业: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夜间高处作业:采用照明而进行的高处作业。

带电高处作业:接近或接触带电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悬空高处作业:在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抢救高处作业:对突发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注意事项

4.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常见形式

高空坠落事故人员:未经安全培训和没有安全经验的新入场的工人居多。

高空坠落事故部位:发生在脚手架、临边、洞口和操作平台居多。

高空坠落事故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收尾拆除阶段均有发生,收尾拆除阶段居多。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