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位于南通市主城区的和平桥派出所,与共和国同龄。栉风沐雨七十年,它以亮丽的“和平蓝”为底色,铸就了和谐平安的“金色盾牌”。11月28日,公安部在北京举行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命名揭晓仪式,和平桥派出所成功入选,系南通唯一入选派出所。12月3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和平桥派出所,近距离了解它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刑事发案连续十年下降
位于市中心的南大街商圈,是南通市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这里聚集了16家大型商业综合体,6000余户店铺,日均客流量有两万余人,节假日期间更是高达6万人以上。如何保证商圈能安全平稳地运转?和平桥派出所探索出“协作凝聚力 科技战斗力”长效管理机制,给出了打造平安商圈的“最优解”。
近年来,派出所联手辖区城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以及辖区内多家商圈物业,组成了“3 N”商圈综合巡查队伍,确保商圈安全事故“零发生”,97%的纠纷、求助类警情都在商圈内解决。此外,和平桥派出所还在全市率先推广电瓶车物流网防盗系统。在派出所内部,“智慧和平蓝”工作平台也为侦查破案服务提供了更为精确及时的信息。近五年来,扒窃以及盗窃电瓶车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0.2%,破案率同比上升17.9%。
借力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和平桥派出所还开展了“无案社区”“警民守望”创建活动,培植“钟楼义警”“濠滨卫士”等一批平安社会组织。据统计,辖区内刑事发案连续10年下降,70%以上的网格实现“零发案”。通过建设与街道司法所、辖区律师事务所“三所合一”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激活平安社区“微细胞”,调处成功率达98.5%。
△ 平安社区
五位一体机制创建“和平蓝”
2018年,和平桥派出所接到了一起特殊的警情。来报警的是50多岁的妇女王某(化姓),抱着一个9个月大的婴儿,称自己没有能力抚养这个外孙女,希望孩子的父亲李某(化姓)和爷爷奶奶能承担抚养责任,但对方却态度强硬,表示孩子与自己家没有关系。原来,这名女婴是王某的女儿未婚先孕诞下,但因为家庭阻力最终分手,李某如今已经另娶他人。
李某家境优越,王某一家经济条件比较差,如今王某独自在扬州边打工边带孩子,女儿到了上海后对孩子也不闻不问。王某有精神疾病,抚养孩子实在力不从心。她多次前去寻找孩子的爷爷奶奶,却屡屡碰壁。无奈之下,王某来到和平桥派出所报警求助。情绪激动之下,王某还想将孩子丢在派出所,自己跳河轻生。
“我们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做了多次调解,上门找到孩子的爷爷奶奶做思想工作,最终他们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社区民警张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一方面对王某进行安抚,考虑到其经济条件较差,帮其解决住宿吃饭问题,派出所的女警还轮流帮忙照顾婴儿;另一方面,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李某一家考虑到孩子的教育环境,最后同意将孩子留下,并与王某达成一致意见,这起纠纷在半年后以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得以解决。
△ 和平桥所开展“群众的110,你我的30年”主题宣传日活动
像这样温情而暖心的案例,在和平桥还有很多。2003年,和平桥派出所在全国首创“驻医警务室”,医患纠纷从高峰时期的年均超百起,降到了近五年的年均30起左右,相关做法被省委政法委誉为处置医患纠纷的“和平桥解法”;携手教育部门,开展“开学第一课”“送法进课堂”“警营开放日”等活动,为平安校园建设保驾护航……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和平桥派出所深入推进和谐民族关系以及平安商圈、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社区五位一体的“和平蓝”创建活动,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推进建设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派出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