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的流程_ 股权融资篇:股权转让的程序问题①_股权转让架构流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易参(ID:YC-Inssent),作者:张潇予

股权转让是每一个创业公司在发展道路上都会碰到的事情。股权转让中涉及到的一些法律问题也曾难倒不少创业者。

— 1 —

2019年8月下旬,曾经IPO铩羽而归的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盈建科),更新了再次向创业板发起冲击的招股书。事实上,早在2017年4月盈建科就提交过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该公司招股书注意到,盈建科在曾经的股权转让中存在瑕疵,这是导致其第一次IPO申请未通过的原因之一。

股权的稳定性是IPO审核关注的重点。

有分析显示,2018年进入发审会审核阶段的IPO企业中,约有1/3企业被追问股权情况。这些企业被证监会格外关注的原因之一就是股权转让存在瑕疵。

可见,股权转让前,对转让程序认识清楚、准备充分,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规避风险。

假期前,我们关于“低价或无偿转让股权的单方面撤销和税收”做了一些讨论,今天接着股权转让这一话题,我们再来细说一下股权转让的基本程序问题和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 2 —

▌股权转让有几方角色?分别承担什么职责?

在股权转让中,通常会有两个角色,分别是股权出让方和股权受让方,特殊情况下还会有一个担保方的存在。

1. 股权出让方

一般来说,出让股权的主体应当是公司的股东。但在实践中,一些公司股东是以公司名义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这会造成签约主体的混淆。

这是因为,公司可以通过股东会进行增资扩股,但不能持有自身股权,公司股权只能由股东持有,而这里的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业法人。

2. 股权受让方

广义上来说,股权转让包括自由转让和特定主体间的转让。

在二级市场,这两种形式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所以受让方可以是原公司的股东、员工,也可以是股东外的第三人。

但在一级市场,没有一个证券交易所供股权自由流通,所以股权转让通常发生在创始团队和投资人、员工之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股权融资和股权激励。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人、员工在成为股东之前,都属于股东外的第三人,在进行股权转让时就会涉及到现有股东的优先认购权问题。

股权转让的流程

(图片来源:摄图网)

▌股权转让具体指什么?

股权转让包括股权权属变更和股权权能转移,即确认股权的归属和股东投资的财产利益及其他权益的变更。权属变更比权能转移更重要,因为权能的行使若无权属的支持,则没有正当性。

其中,股东协议、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都是股东权属的证明形式,这是股权转让生效并得到履行的一个记载。

— 3 —

▌常见的股权转让程序是怎样的?

介绍完股权转让的各方角色和具体内容,我们再通过步骤拆分,对股权转让程序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注:以下步骤为股权融资情形下的股权转让程序,股权激励情形下的股权转让程序我们下期再讲。

1. 股权转让双方签署投资意向书或保密协议

首先,股权转让方与受让方对股权转让事宜进行初步谈判,并签署投资意向书,约定受让方对目标公司开展尽职调查的相关安排、受让方在一定期间内的独家谈判权等,还会有相关的保密条款。

投资意向书并不是所有投资人都会给的,在不提供的情况下,一般会补签保密协议,保密之后就可以开始尽调了。

2. 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

按照投资意向书的约定,股权受让方有权聘请法律,财务、商务等专业中介机构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

当然,有的投资人也会有自己的尽调团队,不同投资人的尽调范围也会不同,比如阿里内部还会有人力资源尽调。

3. 转让方转让必须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1)转让方应取得目标公司其他股东关于股权转让的书面同意;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2)目标公司的其他股东出具放弃优先购买权的书面证明;

(3)目标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就股权转让及其他相关事项作出决议。

4. 转让方与受让方进行谈判,并签署转让协议

协议中应对转让股权的数额、价格、程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具体规定,使其作为有效的法律文书来约束双方的转让行为,股权转让合同应当遵守《合同法》的一般规定。

5. 股权转让协议签署后,协助确认新股东资格

目标公司应当根据所转让股权的数量,注销或者变更转让方的出资证明书,向受让方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

然后,将新修改的公司章程、股东及其出资变更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工商变更登记,至此,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定程序才告完成。

股权转让中,程序的合法对转让的效力产生重要影响,有关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必须遵守,不符合法定的程序要求,股权转让行为对公司不发生效力。

— 4 —

▌股权转让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 股权协议的签订是不是就代表股权转让生效?

股权转让协议的生效是指转让方与受让方的合同约定对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一般情况下,如无特殊约定,股权转让合同自转让方与受让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但是,股权转让的生效指的是股权实际转移的问题,也就是受让方何时取得股东身份的问题。股权转让的生效是从工商行政部门登记备案时起生效。

所以说,股权协议的生效并不代表股权转让的生效。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合同双方适当履行,股权转让才能实现。同时也可以说,股权转让合同无效或不生效,股权转让肯定不生效。

2. 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的效力问题

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只是确定了转让方和受让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协议合同生效后,转让方可能依约履行义务,也可能一方或者双方违反合同而拒不交付股权或拒绝付款,这种情况属于股权转让协议生效而未实际履行的情况。

这种情形下,转让方享有协助履行和违约赔偿的请求权;受让方享有股权交付和违约赔偿的请求权。

3. 注意法律规定的特殊程序要求

公司性质如果是中外合资、国资、挂牌公司、上市公司等,转让主体为公司发起人、高管、控股股东等情况的,需注意法律规定的特殊程序要求。

如需要报经行政审批,需要进行评估,在特定的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进行等。

股权无小事,转让过程中的任何一环都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发展。

股权转让是融资的一种方式。对于前期需要大幅度依靠股权进行融资的创业公司来说,了解股权转让程序、知悉股权转让中的各个注意事项,这些必然会成为融资路上的强大助攻。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