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犯罪_ 不作为行为会构成故意杀人罪吗?注意了:这3种情况下可能被判刑_不作为不担当展板

在很多人眼里,故意杀人就是真刀真枪的伤害他人、夺取他人的生命;但其实定义不是这么简单的。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则属于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指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侵害他人生命权利的犯罪。

有的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没做,就什么都不会出错,但有的犯罪不是因为“做了什么”,而恰恰是因为“没做什么”,这就是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很多人不了解这个罪行,因此自己在犯罪的边缘疯狂试探还不自知,甚至被判了刑都还不清楚自己到底哪儿做的不对。

不作为犯罪

【点击下方小程序,就可以咨询专业律师哦】

不作为犯罪

1、行为人负有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也就是说行为人是应该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去营救对方的。这种特定的积极行为义务一般有三个来源: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比如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以及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比如说双方因追赶而致使一方落水,那么追赶方就有搭救被追赶方的义务。

不作为犯罪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而未履行;如果行为人虽有某种特定义务,但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就是看自身条件、时间条件等是否允许,比如说救落水者,如果自己都不会游泳的话,没有必要跳水救人,可以采用呼救、报警、借助物体等方式。简单的说,不作为故意杀人罪认定中,有一个标准为:致人死亡的原因是行为人主观意愿上的“不愿意”履行义务。

【点击下方小程序,就可以咨询专业律师哦】

不作为犯罪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即不作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后果是已经产生的而不是预测的,且后果与行为人未履行义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比如说一人落水,岸上有两人,一人是导致落水事件发生的甲,另一人是欠着落水者钱的乙,虽然乙对落水者也有义务,但此还债的义务与落水溺死之前并没有因果关系。

不作为犯罪

不作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失责属于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因为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导致他人生命权益受到侵害的,依法就该判处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所以说,“不作为”以避事的行为是不对的,不管是从道德上还是从法律上,这种行为可能还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点击下方小程序,就可以咨询专业律师哦】

不作为犯罪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