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_ 张军: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后,绝大多数行政机关积极行动_我国行政机关体系图

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公益诉讼推开之初,不少同志认为公益诉讼就是要诉诸法庭。办案实践表明,检察机关依法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后,绝大多数行政机关积极行动、依法履职。”

张军说,解决违法行为不必诉至法庭,这是公益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重要不同之处。

“实践中,检察机关对获得的案件线索,主动与政府主管领导沟通,听取政府部门意见。检察建议发出后接续协调促进落实,推动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依法行政,绝大多数问题在这个环节得以解决。检察机关不仅审慎提起诉讼,即使案件起诉后,行政机关在判决前整改落实的,还主动撤诉。”

张军提到,两年多来,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82802件,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率达97.37%。极少数检察建议不能落实,必须提起诉讼的,则努力将案件办成法治教育样本,达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教育社会面的效果,共提起行政公益诉讼995件。

报告还提到,今年4月起,最高检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公益诉讼“回头看”专项活动,对2018年办理的10万余件诉前检察建议持续落实情况进行评查。

“发现行政机关逾期未回复的1973件、实际未整改的909件、整改不彻底的5403件、事后反弹回潮的466件。目前已督促行政机关履职整改4138件,依法提起诉讼59件,跟进监督、督促整改工作还在推进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校对/吴刚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