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鼓的节奏_ 5岁小正太打鼓4年,网友:我5岁除了鼓啥都打,我爸我妈我弟_打鼓的简笔画

日本一名5岁的小正太经常跟着乐队一起表演打鼓,小小年纪打鼓已经4年了。以下这则视频记录了他从一岁到5岁的“打鼓生涯”,一起看看。

打鼓的节奏

小正太1岁时很可爱哦,肉肉的圆脸,对着镜头甜笑,眼睛弯弯的像两个月牙。一岁的他手握鼓槌的中间位置,显然力量不够。小正太时而敲一敲旁边的鼓,时而两个鼓槌互相敲打着,玩的很开心。

打鼓的节奏

2岁时已经能够稳稳握住鼓槌,姿势也很自然。小正太已经有一些节奏感了,可以跟着慢节奏的音乐打鼓啦。偶尔也会传出刺耳的声音,2岁应该还是在玩中度过的吧。

打鼓的节奏

3岁的小正太进步神速,已经像模像样了,节奏感有了很大的突破。经过两年的启蒙,一招一式都很有鼓手的感觉,棒棒的!

打鼓的节奏

4岁的小正太已经能跟着乐队登台演出了,作为乐队的一员,他带着耳罩,独挡一面,专心致志的配合音乐节奏打着鼓,如此专注的样子真的好厉害哦。

打鼓的节奏

已经5岁的小正太,更是频繁登台,合着音乐打鼓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娴熟。

打鼓的节奏

看完视频,网友纷纷表示羡慕,才5岁就已经能娴熟地跟着乐队打鼓,小正太妥妥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也有网友猜测,让孩子学打鼓花费肯定不小。

打鼓的节奏

小正太无疑是“别人家孩子”的代表,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小正太一定是付出过艰辛和努力,父母肯定花了不少精力和财力来培养养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年少成名的例子,比如作家蒋方舟,她在小学二年级的暑假开始写《打开天窗》,此书后来出版,并在在2001年被湖南省教委列为中小学素质教育读本,她本人因写作天赋一举成名,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天才写作少女”。2008年被清华大学降分60分破格录取,如今已成为知名杂志《新周刊》的副主编。

打鼓的节奏

蒋方舟年少成名的重要因素是她的母亲尚爱兰,尚爱兰是一位作家,从小注重引导蒋方舟向写作方面发展。她对女儿要求严格,所写的文字必须达到出版的质量,在她的引导下,小学期间蒋方舟写的文字就有一人多高。蒋方舟曾坦承这个写作过程是艰苦的,但是锻炼了她的意志和专注力。

打鼓的节奏

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发掘孩子兴趣和潜力的过程,对孩子的优势予以引导。学习是艰辛的,然而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父母要监督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鼓励孩子坚持不懈。不要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孩子在学习的过程感受不到快乐,最终也不会长久;同时,“别人家的孩子”背后必定有“别人家的父母”,在责怪孩子不如别人的时候,也要反思父母自身是否是达到了别人家父母的水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若要自己的孩子变得更优秀,父母也要提高自己,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孩子才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即便是父母也无权决定孩子的未来。但是作为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做最好的自己。有一天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也会变成“别人家的孩子”。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