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路高歌猛进的电动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购车首选,势必也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大趋势,而目前的销售数据也能证明这一点。
以近几个月为例,尽管新能源车销量有所下降,但是电动车市场却依旧火热。有不少车企都开始把电动车的“灵魂”,也就是起着决定性因素的平台,作为研发的重点。的确,平台决定高度,由专业电动车平台打造出来的产品,能全方位碾压那些油改电产品,也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更能在市场上起到良好的带头及引领作用。
而比亚迪e电动车平台,就是这样一个好车幕后的推手,买纯电动车,选e就稳了。
10月25日,“定e未来 驭简不凡”比亚迪e平台媒体讲解会走进杭州,向媒体嘉宾详细介绍了“e平台”的技术构成、行业影响和消费者利益。在活动现场,来自比亚迪的工程师团队还结合“e平台”零部件实物生动解释了e平台的领先之处,并解答了媒体嘉宾关心的问题。
e平台集成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e平台集成了一辆电动汽车最关键的五大技术。
这五大关键技术联手就构成了e平台,不仅实现了集成化、标准化、还有很强的通用性,可根据该平台为基础,不断开发和演变出各式各样的电动汽车。所以,e平台能够大幅提升电动汽车研发和换代的速度,正如一百年前的福特开创了流水线式生产一样,比亚迪如今也是通过e平台,推动电动车在行业中迅速普及推广。
e平台加速电动汽车普及
2018年,在e平台推出时,比亚迪就宣布要把e平台面向全行业开放,其他车企可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使用e平台生产电动汽车。都说,科信技术是汽车企业的命脉,就算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领导者,这样做未免也太无私了吧,把关键技术开放共享,不就是相当于削弱自身优势和实力吗?
比亚迪则表示,当前电动汽车行业最大的课题是如何让电动车具备和燃油车“正面硬刚“的竞争力,以加速电动车的普及。完成这个课题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然而,开发电动汽车需要经过重重困难和挑战,各家车企的起点参差不齐,如果每家车企都要经历从0到1的艰难过程,不仅费时费力,拖延整个行业的前进速度,甚至会因”重复试错“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打击消费者对电动车的信心。
由此可见,真正的引领者,想的并不是如何垄断如何一家独大,而是着眼未来,带领大家一起快速发展。
并且,共享e平台的伙伴越多,开放规模越大,e平台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就越显著,生产的数量越多,“流水线”带来的优势就越明显。
目前已有北汽、长安、东风等企业已经就e平台的共同开发展开合作。国际汽车巨头戴姆勒和丰田也已经分别与比亚迪展开合资或合作,共同开发基于e平台的纯电动车型,今后,随着合作伙伴不断增加,e平台带给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积极影响还将会不断扩大。
e平台三大属性加持 助力质价比进阶
e平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成化”。集成化就是要在性能不变甚至提升的前提下,将多变少,将繁化简。
比亚迪通过对e平台零部件的深度集成,减轻了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重量和体积,将原本需要由多个零部件承担的职能,由一个性能更好的零部件承担,由此实现了整车重量减轻、布局优化、能耗降低、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
安全属性:e平台车型的整车布局更合理,提高了被动安全性。另外,e平台核心零部件拥有统一的防漏电、防触电保护设计,动力电池系统采用高于国家标准的安全设计,拥有15年0事故口碑。
续航属性:比亚迪在电池储能性能、能量使用管理精准度、电池重量、体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加上驱动三合一、高压三合一、低压控制系统在能耗、重量方面的优化,使e平台车型取得了相比同级别车型更长的续航表现。
例如刚刚上市的e2车型,就拥有10.9kWh/100km的能耗表现,为同级别最低,同等电量下的续航能力业内领先。
耐用属性:在耐用性方面,所有搭载e平台技术的车型都经过了长达100万公里的耐久验证,400多项整车性能试验,进行了包括低温、冰雪路面、高温高湿、山区路面、强化坏路等在内的全工况道路验证。正是因为对产品耐用性有信心,比亚迪才敢于为旗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芯提供终身保修,为业内之先。
比亚迪,这个曾经的电池制造商,如今早已成为了众人皆知的汽车品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全球,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都是在向世人展示比亚迪的强大实力。
开放优质的e平台,虽说可能会影响比亚迪整车的市场份额,但是却能有力的带动国内电动汽车的整体成长,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再次展现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