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鲎_ 吃鲎尝鲜?可能要命!中华鲎和圆尾鲎都是保护动物_中华鲎简介

中华鲎

海鲎

厦门网讯 壳厚肉实的鳄龟、全副武装的海鲎……在位于中山路东段的一家渔市海鲜城,这些奇特的动物都成了“活鲜”,在生鲜池中销售,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12月1日,几位在中山路游玩的游客向本报记者反映,海鲎属于濒危物种,是国家保护动物,为何成了商家售卖的盘中餐?

当天,记者赶到中山路这家渔市海鲜城发现,生鲜池中的确放着一只海鲎,餐馆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供游客选择的食材。2日记者又来到现场,那只海鲎已不知去向。餐馆人员表示,食用海鲎需要“定制”,碰巧有货才能够尝鲜。

不过,记者了解到,食用海鲎,不仅涉嫌违规,还有可能搭上性命。

据了解,鲎,亦称马蹄蟹,是一种古老的生物,主要有中华鲎、圆尾鲎等品种,我省的厦门、平潭、长乐、连江、东山等地沿海是中华鲎的主要栖息地,曾有部分市民喜爱食用海鲎。中华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近年来海洋环境受到人为影响,中华鲎的栖息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数量大减。

另外,食用鲎,会给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据公开资料显示,圆尾鲎成体及幼体的卵、肌肉、黄色结缔组织均富积有河豚毒素,人食用后中毒表现为头晕、胸闷、口周麻木、四肢无力,甚至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在我国多地均有发现因食用鲎而造成死亡的案例。

目前,中华鲎和圆尾鲎都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国家保护动物,销售、购买以及食用鲎,都是违规行为,建议市民游客不要购买或食用鲎类。

中华鲎和圆尾鲎如何区别?

餐饮商家及市民游客往往难以正确区分中华鲎与圆尾鲎。两者的最大区别是中华鲎的尾巴与鲎甲长度相当,而圆尾鲎的尾巴明显比鲎甲长,此外,中华鲎要比圆尾鲎的个头大许多。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